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亲亲相隐”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09:59
  “亲亲相隐”起源于先秦儒家孔子的“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的论说。我国《法学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在中国旧制度中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隐瞒罪行。我国古代文献将它解释为:亲属的一方存在过错时,作为亲属的另一方保持沉默,虽然知道事情真相,但为了顾及血缘亲情而不去主动告发和作证。因此,孔子对“子证父攘羊”的做法提出批评,进而提倡“父子相隐”。孟子也假设舜父杀人的故事,认为作为法官的阜陶不会因为是天子的父亲犯罪而徇私,而作为“子”的舜一定会“窃父而逃”。在这里孔孟都把如儒家的血缘亲情放到了一个优先的地位。 “亲亲相隐”思想在先秦时期还只处于道德的层面而未成为一项法律制度。到了唐朝开始才实行“礼法结合”,实现了儒家伦理与法律制度的对接。这一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体现了“情”与“法”、“公”与“私”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使个人在面对亲属犯罪时陷入两难的困境:选择告发亲属会违背亲情伦理,不告发则违背社会正义,在被希望维护亲属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中陷于尴尬和不安。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矛盾,“亲亲相隐”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诸多关注与探讨。很多反对孔子“父子相隐”的论者认为,“亲亲相隐”所提倡的是包庇亲属,赞同“亲亲相隐”就是鼓励把家庭亲情凌驾于社会公义之上甚至认为赞同“亲亲相隐”就是腐败行为。因此,在现代,儒家“亲亲相隐”的主张被冠以了家国不分、公私不别的罪责,从而似乎使得儒学思想失去参与现代社会建构的话语权的资格。表面上看,“亲亲相隐”似乎有违于社会公义,与现代所倡导的以理性为核心的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取向相违背。但事实上,“亲亲相隐”在调整社会矛盾、平衡人伦关系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的实施更符合人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体现出法律背后的人文关怀。本文试图以儒家的文本为依据,澄清当下不少学者对“亲亲相隐”问题的误解,阐述了该制度的可行性及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亲亲相隐"的提出及其制度化
    第一节 孔子"父子相隐"的提出
        一、"直"与"隐"
        二"父"与"子"
    第二节 "亲亲相隐"的制度化及其流变
        一、"亲亲相隐"制度的萌芽
        二、"亲亲相隐"制度的确立
        三、"亲亲相隐"制度的完善
        四、"亲亲相隐"制度的衰落
        五、"亲亲相隐"制度的否定
第二章 "亲亲相隐"的合理性及其界限
    第一节 "亲亲相隐"的适用根基
    第二节 "亲亲相隐"的使用界限
        一、公的领域——"不隐于亲"
        二、私的领域——私域自治
        三、公私领域的冲突
第三章 法律引入"亲亲相隐"制度的思考
    第一节 "亲亲相隐"在法律上的弊端
        一、对平等性的漠视
        二、对个人权利的漠视
    第二节 法律引入"亲亲相隐"的可行性
        一、"亲亲相隐"与法治精神的契合
        二、"亲亲相隐"对人性的尊重
        三"亲亲相隐"在法律上的构建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宪玉;;“亲亲相隐”与现代法治精神[J];人民论坛;2011年17期

2 陈胜才;;亲情文化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心雨;英姿;;小仇人变小棉袄[J];当代工人;2009年13期

4 姚北雁;一个公司俩老板[J];领导文萃;1994年12期

5 关枫;;反省你的爱——儿童节断想[J];观察与思考;1999年06期

6 远程;珍爱亲情[J];质量天地;1999年04期

7 苏鸿启;;身置“空巢”中心无孤寂感[J];祝您健康;2003年06期

8 刘清平;;论孟子心性理论的深度悖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老歌;;一个71口大家庭的“共产主义”样板[J];乡镇论坛;2010年07期

10 ;你承担过什么额外责任吗[J];当代工人;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波;皇侃哲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佳;“亲亲相隐”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钟焕林;“亲亲相隐”的伦理意蕴[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年婕;“亲亲相隐”的法伦理思考[D];南华大学;2011年

4 李岸南;中国“亲亲相隐”制度之重构[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5 韩国鹏;中国“亲亲相隐”制度及其现代立法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6 刘欣;论我国古代“亲亲相隐”制度及其当代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钱英;论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重构[D];安徽大学;2011年

8 陈莹;“亲亲相隐”与亲属间窝藏、包庇类犯罪的豁免[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祝丽红;论“亲亲相隐”制度的现代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郭程;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的法律材料与秦汉“亲亲相隐”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25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25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9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