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德国法上的法人一般人格权制度及其反思

发布时间:2019-02-22 08:40
【摘要】:德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一系列判决承认了法人的一般人格权。该立场在理论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议。反对意见认为,一般人格权的重要价值基础是人格尊严,而法人无所谓尊严;法人是为了特定目的而存在的,并不享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因此法人不能也不需要享有一般人格权。持赞同意见者或者通过否认一般人格权的基础是人的尊严,或者通过论证法人也具有独立的价值,来论证法人享有一般人格权的合理性。由于只有涉及人的尊严的自由才构成了一般人格权,法人并不需要一个一般性的人格保护,德国法承认法人一般人格权有其特定的制定法背景,因此,在一般意义上法人不应享有一般人格权。
[Abstract]:The German Federal Supreme Court recognized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s of legal persons by a series of judgments in the late 1970s. This position has aroused fierce controversy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 The dissenting opinion holds that the important value foundation of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is the human dignity, but the legal person does not have the dignity; Legal persons exist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do not enjoy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of development, so legal persons cannot and do not need to enjoy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s. The person who agrees with the opinion either by denying the basis of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is human dignity or by demonstrating that the legal person also has the independent value to prov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legal person to enjoy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Since only freedom relating to human dignity constitutes a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and legal persons do not require a general personality protection, German law recognizes that the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s of legal persons have their specific statutory background, and therefore, In a general sense, legal persons should not enjoy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s.
【作者单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基金】:德国洪堡基金会联邦德国总理奖学金项目“一般人格权研究”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D951.6;D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倩;尹飞;;人格权客体的再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忠;;人格权法独立成编的体系效应之辨识[J];现代法学;2013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中原;人身关系六题——与徐国栋先生商榷[J];法学;2003年01期

2 马俊驹;;论作为私法上权利的人格权[J];法学;2005年12期

3 马骏驹;;从人格利益到人格要素——人格权法律关系客体之界定[J];河北法学;2006年10期

4 谢怀h;;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年02期

5 陈现杰;《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01年04期

6 朱振,都本有;人格权的伦理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3期

7 徐国栋;;人格权制度历史沿革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1期

8 张恒山;“法的价值”概念辨析[J];中外法学;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文聪;;保护一般人格权的法学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2 石毕凡;;作为基本权利的人格尊严及其规范意涵——以“卖淫女示众事件”为例[J];现代法学;2008年05期

3 段添天;肖亚南;;论法人的一般人格权[J];思想战线;2009年S1期

4 孙重秀,杜庆贵;法人是否有一般人格权[J];学术界;2005年05期

5 蒋涛;;关于一般人格权的民法价值及其立法发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曹险峰,邹潇;论一般人格权的功能与制度价值[J];行政与法;2005年11期

7 吴霞;构建一般人格权的法律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赵静;;一般人格权的几点思考[J];大众商务;2009年08期

9 陈聪;;浅议一般人格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6期

10 庄昕;;人格权的民法保护[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闫保成;;依法维护老年人的人格尊严[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郭春雨;杨军;刘刚;解彦辉;;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实现法人管项目[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胡小禄;;试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若干问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推行“法人”科主任负责制[A];第三届全国医院经济管理博鳌峰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管理经济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田维民;;耻感文化与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从“深圳妓女示众事件”说起[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曹洋;;民间环保组织及其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的法律定位[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7 曹淑江;;公立高校银行贷款中的法律问题探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陈景云;赵急世;;卷烟品牌扩张过程中异地加工产品同质化问题探讨[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景云;赵急世;;卷烟品牌扩张过程中异地加工产品同质化问题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源泉;;德国之信息自决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梅贤明邋本报通讯员 何晓慧 邱何娟;VIP客户插队 是否有关人格尊严[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梅贤明邋何晓慧;VIP客户插队,关乎人格尊严?[N];福建日报;2008年

3 黄乐平;劳动维权:以人格尊严的名义[N];延安日报;2007年

4 谭国校邋钟建玲 本报记者 顾艳伟;侵害人格尊严类投诉增长15倍[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5 虞信忠;上海市建成首家失智老人照料中心[N];中国社会报;2008年

6 金文 李秀梅;此举可能构成人格尊严侵权[N];中国妇女报;2002年

7 陈元生 惠海斌 记者 陈凌;越来越多消费者为“尊严”投诉[N];南昌日报;2007年

8 南京大学法学院 史伟年;应保护消费者的 受尊重权[N];江苏法制报;2010年

9 马樵;校正慈善心态的“回跪”[N];贵阳日报;2006年

10 刘克梅;尊严投诉增多令人欣慰[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银泉;一般人格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娟;人格尊严及其实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红;基本权利与私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5 可欣;论隐私权[D];吉林大学;2007年

6 向燕;搜查与隐私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张力;法人独立财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吕天奇;公司法人制度新论[D];四川大学;2004年

9 虞政平;论股东有限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易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尊严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卫平;论一般人格权[D];苏州大学;2007年

2 何思静;论一般人格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卫巧利;论一般人格权[D];郑州大学;2007年

4 谭子良;论一般人格权[D];西南大学;2010年

5 张振焱;论一般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D];山西大学;2010年

6 李R,

本文编号:2428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28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5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