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演进与制度定位

发布时间:2019-02-23 18:18
【摘要】:任何法律体系的概念界定,都不仅需要有明确的历史定位,更需要有明确的逻辑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概念,经历了由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演进过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理论创新。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法律体系的内在联系,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律体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any legal system needs not only a clear historical orientation, but also a clear logical orientation. The concept of socialist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of evolution from socialist legal system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legal system and then to socialist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o put the leg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egal system, to perfect and develop the socialist system and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001)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步云;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若干理论问题[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2 黄文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论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02期

3 王维澄;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J];求是;1999年14期

4 杨紫?;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系[J];中外法学;1998年01期

5 谢晖;论法律体系——一个文化的视角[J];政法论丛;2004年03期

6 孙振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定义[J];政法论丛;2005年06期

7 沈宗灵;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3年03期

8 谷安梁;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法理思考和框架设想[J];政法论坛;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大军;;法律体系理论的比较分析[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2 郭志祥;失落的必然与重塑的必然——关于法律文化价值预设的理性认识[J];比较法研究;1995年04期

3 陈锐;;论分析哲学与分析法学之间的内在关联[J];比较法研究;2010年02期

4 周林;;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思考[J];才智;2012年01期

5 李鑫;;简析分析实证主义法学[J];沧桑;2009年02期

6 曾莉;;实证主义法学与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范玉萍,阎巍;奥斯丁的政府法制监督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陈莹莹;;从现象学方法看纯粹法学[J];研究生法学;2002年03期

9 曾莉;;实证主义法学之身份[J];四川兵工学报;2008年04期

10 陈锐;奥斯汀的分析法学思想研究——一种被误读的思想[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戴激涛;;预算法:宪法之下的财政基本法——从预算法的修订说起[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侯晓娜;;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4 华洋;;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辨析[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郑元龙;;试述凯尔森基本规范理论[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4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秉晖;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法[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张庆盈;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亚南;分析实证语境下反垄断复合法律关系的法理反思[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志远;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的前序性展开[D];吉林大学;2005年

7 钱大军;法律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占茂华;自然法观念的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张建文;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李求轶;消灭时效的历史与展开[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细咏;社会主义和谐法治建设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夏冬;征收征用中公共利益的界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方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晓东;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国际法律渊源的体系化[D];吉林大学;2011年

5 董占德;浅析哈特的承认规则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许可;我国廉租房保障政府职责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何罕晶;公司清算义务人界定[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许凌云;公民守法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文侠;罗尔斯公民不服从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曹雨;论公民守法理由的两大理论倾向及其统一[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治平;英国普通法中的罗马法因素[J];比较法研究;1990年01期

2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的生活;1997年11期

3 李龙,范进学;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科学建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5期

4 莫纪宏;论法律体系构建的非法治化倾向[J];社会科学;2000年08期

5 孙育玮;简论法律体系的几个问题[J];学术交流;1994年01期

6 潘华仿;英吉利法的渊源[J];北京政法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7 郭成伟,马志刚;历史境遇与法系构建:中国的回应[J];政法论坛;2000年05期

8 郝铁川;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立法特色的形成[J];中国法学;1994年05期

9 谢晖;判例法与经验主义哲学[J];中国法学;2000年03期

10 黄文艺;;信息不充分条件下的立法策略——从信息约束角度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政策的解读[J];中国法学;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文显;[N];人民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良荣 ,徐增满;人的价值和社会主体的权利观念——兼议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2 宋为民;澳门政制与法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3 张冬;构建现代金融法律体系漫谈[J];黑龙江金融;2002年06期

4 张合成,孙海文,李清;日本渔业法律体系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2年04期

5 刘作翔;奥斯丁、凯尔森、拉兹的法律体系理论——根据拉兹的《法律体系的概念》一书[J];金陵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6 关越;;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思考[J];公安研究;2006年02期

7 张平华;;权利冲突是伪命题吗?——与郝铁川教授商榷[J];法学论坛;2006年01期

8 张弘;;论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J];口岸卫生控制;2006年03期

9 陈德敏;王华兵;;国家资源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宏观构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刘恩峰;薛亚娟;王慧;刘英泽;;试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剑琴;;论循环经济立法的科学内涵[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2 严利;叶鹏飞;赵燕;;突发事件应急法制体系的国际比较与框架设计[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韦剑;;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4 李庆保;孙豁然;;完善我国矿业法律体系的思考[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叶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法律思考[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6 周岚;;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7 文伯屏;;论环境资源法律体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8 杨鸿台;;构建物流法律体系 保障物流产业发展[A];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石化杯”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成红;张辉;;论我国电力法律体系的完善[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10 王强;;加拿大移民法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丽平;最高立法机关将对部门法律体系说不[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杨景宇;形成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要把握好的几点[N];工人日报;2009年

3 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处秘书组袁吉亮;探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问题[N];法制日报;2003年

4 唐俊;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破解食品安全难题[N];法制日报;2007年

5 见习记者  胡学文;苏泊尔案现出外资并购“暗礁”[N];证券时报;2006年

6 邹志鹏;“讨债公司”难讨诚信[N];人民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际达;突破城乡二元体系的关键一步——《城乡规划法》[N];中国建设报;2009年

8 常绍舜;法律体系的层次性[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商务时报》记者 孙晨;中国商务法律体系初现规模[N];商务时报;2007年

10 徐显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浩;法律体系的自治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仁富;中国竞争法律体系及其协调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侯彦杰;国有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曹全来;国际化与本土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左佳;完善中国环境规制法律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苏冰;国防医学的法律体系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7 董义春;中美两国兽药管理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刘乃睿;公司法的判例法方法及其运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申少君;道路交通安全规律及法律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10 吕志兴;宋元丰以后法律体系的变化[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燕;论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建设[D];湖南大学;2007年

2 韩冰;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韩玉龙;试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完善[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谢峰;中国风险投资法律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贺书霞;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官旭明;我国洗钱犯罪法律规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白雪;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国有经济功能及其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石立山;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赵娇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黎平;论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重构[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29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29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