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继承与法的演进:对“古代法律儒家化”的法文化考察
[Abstract]:In the 1940s, Mr. qu Tongzu put forward the proposition of "Confucianism of Chinese law",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in academic circles at home and abroad. After 70's, because of the emergence of new historical materials, such as Qin slips and Han slips, Academic circles put forward different opinions on some specific points of view of the proposition. Ethics and mixed law are the two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aw system. The legal thought of pre-Qin Confucianism is a theoretical summary of ancient legal practice experience. In the warring States and Qin dynasties, the Legalist Group, while carrying out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and rule of law" in the system of liquidating patriarchal aristocracy, completed the partial "accepting the gift into the law". After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with the consolidation of centralized politics, especially Confucianism was regarded as the authentic academic, the ancient law began the process of Confucianism, this process is all-round. In academic thought, the unific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law is manifested in political and legal thought; in judici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nfucianism is legalized or legalized; in criminal legislation, patriarchal etiquette gradually becomes a legalization; In the form of law, the mixed legal theory advocated by Confucianism is gradually socialize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分类号】:D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范忠信;中华法系法家化驳议——《中华法系研究》之商榷[J];比较法研究;1998年03期
2 孙家洲;试论战国、秦、汉时期立法指导思想的演变[J];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3 杨振红;;从出土秦汉律看中国古代的“礼”、“法”观念及其法律体现——中国古代法律之儒家化说商兑[J];中国史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昱春;;英雄的成功与制度的失败——《席方平》中诉讼制度的社会学分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2 余文兵;;试论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张颖慧;;敦煌、居延简中的“关、戊、iij”[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马建兴;;中国古代礼与法关系之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5 程乃胜;;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陈有勇;;寻求法律的一元化[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7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陈立峰;王海亮;;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拘束力的影响——从彼德斯曼关于国际经济法宪政功能的视角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10 徐兵;论平等——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曹婷婷;;个案视角下晚清江浙乡村地区婚姻的缔结与离弃——以清代刑科题本为例[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淑磊;;浅析行政裁量的控制——以行政裁量基准为视角[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谢晓尧;;也论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一个外部性的视角[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黄健梅;周林彬;;法律与中国经济增长:广东经验[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春泉;童春荣;;规范量刑与自由裁量——博弈中的纳什均衡[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张达;;反思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9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叶勇;;政府流程:主题意蕴、现实检视与优化策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银晓丹;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7 高峰;量能课税原则与当代中国税法改革的理念转换[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小娜;论行政授权[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高中营;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国;秦汉弃市非斩刑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2 范忠信;中华法系法家化驳议——《中华法系研究》之商榷[J];比较法研究;1998年03期
3 关翠霞;贾丽英;;简牍所见秦汉子女的孝亲责任[J];河北法学;2009年01期
4 孙家洲;试论战国、秦、汉时期立法指导思想的演变[J];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5 刘国胜;;汉代官贵法律特权——《二年律令》主体身份地位解读[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陆建华;商鞅礼学思想研究[J];孔子研究;2004年04期
7 崔永东;张家山汉简中的法律思想[J];法学研究;2003年05期
8 杨振红;;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二年律令》二十七种律均属九章[J];历史研究;2005年06期
9 贾丽英;;秦汉不孝罪考论[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马承源;;商鞅方升和战国量制[J];文物;1972年06期
,本文编号:2430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3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