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宗教信仰与宪法条款论略
[Abstract]: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religion was inextricably related to the constitutional provisions. The official attitude represented by the constitutional provisions of the successive government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rovides a conceptual basis for the people to freely believe in religion. In practice, the constitutional idea of freedom of belief has received certain social effects. The administration of religion according to law has become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ligious caus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religious legal culture in Chinese society.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
【基金】:冯玉军教授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研究品牌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宗教事务法制化战略与管理创新研究:现状调查、目标模式与行动方案》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1;D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召全;陈昌文;;国民政府时期西康地区宗教样态二十年(1928-1948)变迁研究——兼论国民政府宗教政策和西康早期现代化[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4期
2 唐逸;五四时代的宗教思潮及其当代意义[J];战略与管理;199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明华;民国新宗教的制度化成长[D];复旦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国;;近代革命运动与破除迷信——以徐州城隍庙为主的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朱鸿亮;张瑞青;;我国城乡差异历史探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3 孙敏;;基督教在近代湖南的教育事业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4 南治国;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夏晓虹;晚清女性:新教育与旧道德——以杜成淑拒屈函为案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戴海斌;中央公园与民初北京社会[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7 王雪峰;;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性教育的兴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董丁瑜;;1928-1937年北平妇女救济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马方方;;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知识女性独身原因的再探讨[J];长白学刊;2008年03期
10 王显超;;民国初期教会中学的发展(1912-1927)[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思信;;“教育和宗教分离”思想输入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邹振环;;戊戌至辛亥时期西方近代地理学的输入及其影响[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3 陈申如;;梁发述论[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4 陈荣富;;从邪教孳生的社会文化根源,看反邪教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5 耿云志;;清末思想文化变迁的几个大趋势[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6 肖玉秋;;20世纪初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宗教活动分析[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7 李颖;;20世纪初芬兰来华传教士及其特点[A];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C];2009年
8 王鸣;闪烁;;略论清末民初服饰快速演变深层次的原因[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国鹏;;存在非此即彼的历史评判吗?——一桩有关光若翰的历史公案[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10 郑黎明;;批判与重构:中国基督教对话范式之反思[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曾繁花;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喻琴;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段海龙;京绥铁路研究(1905-1937)[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江苏;周作人的文学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陈明华;民国新宗教的制度化成长[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周婷婷;西风东渐与都市主流服饰文化变迁(1898-1927)[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勃;从“月份牌”广告看民国女性服饰审美意象的构建[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贾志峰;十字架与樟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亮;基督教会与19世纪末中国习俗之改良[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阎铭;明清士大夫与耶稣会士译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秦奋;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洁;民国时期福州教会中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云;黄乃裳与近代福州报刊的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光伟;;民国道院扶乩活动辨正[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2 何孔蛟;;义和团运动后的民间秘密结社与反洋教斗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王川;;刘文辉与西康地区藏传佛教界关系述论[J];中国藏学;2006年03期
4 苏阳扬;;从常州地区会道门的兴衰看地方权力体系之演变[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4期
5 李英武;东北沦陷时期的民间宗教与秘密结社[J];东北亚论坛;2002年01期
6 李光伟;;民国道院暨世界红SM字会的慈善医疗活动探析——以山东省为例[J];东方论坛;2009年01期
7 郑国;;“新颖之科学”:民初知识界对灵学的吸纳和传播——以《东方杂志》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8 梁家贵;;利用、控制与取缔: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对教门、帮会的策略——以苏鲁皖为中心之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9 邓前程;;试论清末至民国康区外国教会[J];民国档案;2006年03期
10 濮文起;;民国时期的世界红SM字会[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礼龙;修行与慈善——上海的世界红SM字会研究(1927—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奚卫华;抗战时期的会道门与乡村社会控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朱心明;抗日根据地治理会道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存祥;周恩来宗教观略述[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陈红梅;;民国时期回族的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姜守明;;美国人的宗教情结[J];浙江学刊;2008年03期
4 石硕;邹立波;;汉藏互动与文化交融:清代至民国时期巴塘关帝庙内涵之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陶世龙;;要敢于宣传宗教的负面影响[J];科学与无神论;2010年01期
6 杨凤岗;;空灵的社会,游荡的信仰[J];南风窗;2010年07期
7 温梁华;民国时期的云南高等教育[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5期
8 王天奖;;民国时期河南“土匪”略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9 何开庸;民国时期南京的著名教育家(四)[J];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10 单辉;关于民国时期方志经费支出的几点启示[J];黑龙江史志;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8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夏红艳;;民国时期湖北省枣阳县商会及其钱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嘉宾;民国时期成县的马帮和脚骡店[N];民主协商报;2005年
2 张声和;匹马曾经地尽头[N];温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陶玮邋实习生 刘莎;通元发现民国时期建筑[N];嘉兴日报;2008年
4 林南中;纪念章见证民国时期漳州的一次体育盛会[N];闽南日报;2006年
5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李万万;民国时期的改良年画[N];团结报;2010年
7 记者 刘华;有力驳斥“民国时期西藏独立说”[N];团结报;2010年
8 陈江涛 王俊明;特品特藏 双人双锁[N];中国档案报;2005年
9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的主要特色与成就[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张艳华 章慕荣;民国时期的一场中外香烟大战[N];团结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7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芹;民国时期档案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林林;清至民国时期陕北丧葬习俗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2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4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7 苏刚;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吕敏霞;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制度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金轲;额济纳旗土尔扈特史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33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3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