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农业法规考探
[Abstract]: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in a special historical stage, in which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re in a state of extreme inst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obstacle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 Therefore,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government has formulated a series of releva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olicies.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releva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单位】: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管理系;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市场营销系;
【分类号】:K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英法;王全福;宋惠玲;;邯郸市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春晖;;1927~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农村金融政策述评[J];沧桑;2007年04期
2 陈新余;道光年间的银荒与币制危机[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张秉辉;;邯郸市商业文化的建设探索[J];大家;2010年03期
4 蔡惠茹;民国货币市场发展状况、特征及其原因分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05期
5 叶世昌;;上海股市的第一次高潮和危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王红曼;;略论晚清金融结构变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孙利平;试析中国近代企业的附属储蓄存款机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牛素珍;阎聚峰;付汉生;;影响河北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索[J];改革与战略;2009年12期
9 郑伟冲;;试论化妆品广告在中国的本土化取向[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10 袁彪;;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管见[J];经营管理者;201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美云;;近代商会化解金融风潮之探析——以天津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2 熊申甫;;秦汉时期黄金货币的辉煌与没落[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五期[C];2006年
3 陈新余;;略议民国时期的铜元流通与治理[A];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钱币》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梁辰;铜元问题研究(1900-1935)[D];南开大学;2010年
3 付琼;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4 昝金生;民国时期江南农村金融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骆祚炎;当代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高月仓;梁启超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1年
7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D];复旦大学;2003年
8 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李隆生;明后期海外贸易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类淑志;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与重构[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科;清末新政中的邮传部与交通银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昊;盛宣怀与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定学;民国时期安徽地方银行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路宁涛;近代中外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及货币原因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5 施春红;近代中国金融法规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6 肖小波;高技术环境中金融创新问题探析[D];湖南大学;2002年
7 夏友仁;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喻敏;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我国信用体系的构建[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9 吴东兴;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10 辜晓红;1873年上海金融危机与对外贸易[D];暨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正元;民国时期的"夏时制"[J];钟山风雨;2003年01期
2 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6年02期
3 柯伟林;朱适;陈红民;;关于民国时期中国国际化问题的新思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印少云;;国民外交运动与民国外交现代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5 曹风雷;;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河南造林运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付广华;;民国时期新桂系政权的民族观述论[J];桂海论丛;2007年06期
7 孙静;刘嘉;;浅析民国土匪赖以生存的社会关系——以湘西地区为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张绪忠;;试论民国浙江禁烟运动的发展阶段——仅以1912—1935年为考察对象[J];黑龙江史志;2008年24期
9 喜饶尼玛;央珍;;民国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述评[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10 田苗;喜饶尼玛;;止步于“屡现曙光”缘由之探析——试析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的若干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5 江沛;;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6 赵英兰;;民国社会病态与弱势民众生活述略[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印焕;;民国时期冀鲁豫农民的离村与人口近代化[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敖文蔚;;民国时期土匪成因与治理[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9 何康民;;民国时期的汉中油布票子[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10年增刊总第四期[C];2010年
10 王立群;;民国时期河北旗地政策述略[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张艳华 章慕荣;民国时期的一场中外香烟大战[N];团结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高志全;王宠惠:民国第一位法学家[N];东莞日报;2011年
4 湖南省桃源县审计局 李云飞;民国时期湖南省的县级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9年
5 黄美真;完整展现民国史风貌[N];人民日报;2006年
6 谢世诚 伍野春 华国梁;民国时期的体育节[N];法制日报;2000年
7 陈郑煊;民国时期使用的货币[N];闽南日报;2005年
8 陈清筌;怀想那些消逝的名字[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姜澎;吴景平:故纸堆中还原民国历史[N];文汇报;2011年
10 沈涛;民国时期自贡的禁赌[N];自贡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苏新留;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D];复旦大学;2003年
5 汪巧红;民国时期湖北的新县制研究(1939-1949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黎霞;负荷人生:民国时期武汉码头工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向文;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春英;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9 张彦台;民国时期华北牙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袁文伟;民国时期西北土匪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4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程慧;中华国民拒毒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现华;民国时期杭州典当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王宁宁;民国时期赌徒群体透视[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秀惠;民国时期福建大刀会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赵林凤;民国时期江苏农村金融变动的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卢艳香;民国时期青海省人口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2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12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