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全球化的三维视角

发布时间:2019-07-10 15:14
【摘要】:法律全球化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客观过程。经济的全球化产生了各国法律互相交流和融通的需要,法律全球化正是为经济全球化提供规制的理性抉择。法律全球化也是一个各国让渡部分主权的过程,但这一过程仍然要以尊重各国主权为前提,无论是国内法还是法律全球化过程中的"全球法"都要得到主权国家的批准,法律全球化并不否认法律的民族性。全球文化的多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不同民族传统对法律全球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法律全球化绝不能是全球法律的单一化和同质化。当下法律全球化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美国法律输出的现实,但不能因此而否认或反对法律全球化,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法律全球化的进程。
[Abstract]:The globalization of law is an objective process under way.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has produced the need of mutual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of laws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legal globalization is a rational choice to provide regulation for economic globalization. Legal globalization is also a process of transferring part of sovereignty by all countries, but this process is still based on respect for the sovereignty of all countries. Both domestic law and "global law"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globalization have to be approved by sovereign states. Legal globalization does not deny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law. The diversity of global culture, political multipolarization and different national traditions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law. Therefore, the globalization of law must not be the simplification and homogeneity of global law. At present, there is the reality of American legal export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globalization, but we should not deny or oppose legal globalization, but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globaliz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扬州大学;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崇利;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条约谈判方式的创新[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2 周永坤;全球化与法学思维方式的革命[J];法学;1999年11期

3 罗豪才;经济全球化与法制建设[J];求是;2000年23期

4 陈昭方;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郭玉军;经济全球化与法律协调化、统一化[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廖益新;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冯玉军;法律与全球化一般理论述评[J];中国法学;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彬;胡峰;;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协调途径探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吕明;;“法律全球化”讨论之我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吕明;;国家能力不足:中国法治进程的障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华枫;从美好的幻想到理性的追求——评米健“从比较法到共同法”一文质疑新共同法说[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5 刘健;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王全兴,宋波;试论经济全球化的矛盾性法律需求[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李晓春;法律全球化与中国法律发展战略[J];长白学刊;2001年03期

8 兰岚;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法[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杨炼;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之宪政模式比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胡碧芳;观念创新是企业创新之魂[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婧仪;论法律趋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起凡;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4 赵丽红;广义发展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谢岚;法律全球化涵义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房东;《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法律约束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江永红;中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志云;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芳;欧盟一体化对法律全球化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广薇;法律移植的范式[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3 李佳;“王光宇虐待、故意伤害董珊珊案”的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4 刘娟;论法律全球化的限度[D];新疆大学;2011年

5 李萍萍;行政诉讼审判依据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耿梦霏;ICC仲裁裁决国籍在我国的认定[D];湘潭大学;2011年

7 武媛媛;全球化与宪法发展[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8 崔春平;案件参与人及其社会关系对案件程序和结果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庄烈;论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公共安全”[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刘畅;全球化视域下的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崇利;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晚近国际经济立法的发展趋势[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5期

2 周永坤;全球化与法学思维方式的革命[J];法学;1999年11期

3 薛荣久;新贸易课题——世贸组织新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议题与前景[J];国际贸易;1999年07期

4 公丕祥;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J];法学研究;2000年06期

5 薛荣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J];世界经济;1998年04期

6 王晓晔;反垄断国际统一立法的现状和前景[J];外国法译评;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锦;二十一世纪法律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法律全球化[J];中国法学;1999年06期

2 韩文娜;论法律全球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年01期

3 谢水顺,包运成;关于法律全球化的思考[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4 闫宸;;浅析法律全球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5 王生卫;法律全球化研究的文化视角[J];理论观察;2002年05期

6 关今华,陈诚;法律全球化与世界人权保护[J];东南学术;2004年S1期

7 陶广峰;;关于“法律全球化”的一些思考[J];群言;2005年03期

8 任际;全球化与国际法律意识[J];法学研究;2003年01期

9 李桂林;论全球共同法[J];法学;2005年01期

10 汪俊英;试论法律发展的全球化[J];学习论坛;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薛林;;对“法律全球化”的法理分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钱锦宇;赵海怡;;法律的全球趋同——一个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占峰;董彦鹏;;试论经济全球化对法律全球化的影响[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张媛媛;丁俊峰;;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与我国法学高等教育改革[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5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黄伟新;;中国法学教育如何应对入世挑战[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清华法治论衡》主编 高鸿钧;法律全球化的迷思[N];检察日报;2011年

2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陈晓枫 法学博士 汪进元;论法律全球化与中国法律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1年

3 徐爱国;法律全球化的理想与困境[N];法制日报;2008年

4 慕亚平;质疑“法律全球化”[N];北京日报;2002年

5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姜明安;法律与全球化[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叶传星;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王君琦;全球化不会消解法律的文化冲突[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陈靖 何苗;中西方观念差异不影响法律文化交流[N];法制日报;2005年

9 冯玉军;略论东亚共通法治的建构[N];国际商报;2010年

10 黄文艺;比较法学发展的五大趋势[N];社会科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谢岚;法律全球化涵义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黄金兰;法律移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任宗理;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法制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王晶宇;法理学全球化范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张婧仪;论法律趋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明;法律意识形态的语义和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魏和军;和谐法治论纲[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娟;论法律全球化的限度[D];新疆大学;2011年

2 潘静;从法律全球化到全球治理[D];南京大学;2012年

3 魏志学;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困境与出路[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吴娟;法律全球化语境下法律移植呈现出的新特点[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闫文亮;法律全球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吕晓丽;法律非国家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陶鑫;论法律全球化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D];苏州大学;2009年

8 张烩;弗里德曼法律发展理论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彭妍艳;全球化背景下非洲法律区域化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阳易俗;外来法的本土化[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2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12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8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