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解释的本体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9-09-20 07:40
【摘要】:解释学经历了从方法转向本体的发展理路,在这一转向中,作为解释学核心概念的理解由人文科学的方法论转变为人的生存意义的创生方式。解释学的重心转换影响着法律解释理论的发展走向,传统法律解释理论将解释作为追寻立法者意图的方法消解了司法者的历史性,解释学的本体论转向使这一企图成为无法实现的乌托邦,但也由此强化了法律解释的创造性而解构法治的确定性;现代的法律解释理论将解释学的方法论纳入其本体论框架之中,实现了本体论解释学对法律解释的建设意义。因此,解释学的重心转换使法律解释处于方法与本体的张力之中。
【作者单位】: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永流;出释入造——法律诠释学及其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J];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2 焦宝乾;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理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4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9 倪荫林;;试析悖论本质及其研究的应然方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孙洪坤;;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新力;梁亮;;在自由与限制之间——认真对待大学章程[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梁晓淮;张舒翔;;转变执法理念 严格遵法守法 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余辉胜;;从司法职权运行机制失范看司法改革[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金承光;;从法律逻辑学的视角审视规范逻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7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8 刘红婴;;论法定程序的“以言行事”[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9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徐苗苗;阿尔都塞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毕波;论行政调查[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传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图依布纳;矫波;;现代法中的实质要素和反思要素[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2期

2 舒国滢;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J];比较法研究;1995年04期

3 张志平;试论维特根斯坦语言思想与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关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葛洪义;法学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J];法学研究;2001年02期

5 郑永流;出释入造——法律诠释学及其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J];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6 中山龙一,周永胜;二十世纪法理学的范式转换[J];外国法译评;2000年03期

7 齐延平;法学的入径与法律意义的创生──论哲学诠释学对中国法学与法治的可能贡献[J];中国法学;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诚;;量刑根据和量刑基准[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解永照;王彬;;论解释学的重心转移与范式转换——兼论解释学对法律解释研究的意义[J];齐鲁学刊;2010年05期

3 张帅;;华尔兹新现实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解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丰子义;;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4年00期

5 刘晓青;李力;;试论当代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J];华章;2010年08期

6 宁乐锋;;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的方法论困境及其趋向[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张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政治学的发展[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许亮;;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科学主义陷阱”[J];国际论坛;2008年05期

9 王彬;;法律解释的本体与方法[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孟祥飞;东方文化的本体论追求与管理理论的文化向度[J];理论前沿;1997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芮国强;;行政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及其方法论意蕴[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史研;;第10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4 高峰强;;论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确立[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李勃;朱海波;徐邦海;;基于本体的网络服务模型研究与应用[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何凯文;;中医学的气本体论特点及其对方法论的影响[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宏;汪浩;;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组织性及其方法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8 傅小凡;;主体与心性——朱熹主体本体论初探[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9 王应云;唐建初;;汉语格律诗英译方法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胡乐明;;工具理性主义及其批判——兼论经济理论的评价标准[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乃乔;比较文学是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N];文艺报;2001年

2 ;方法论与科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宝丽娜;倡导建立“现代中国学方法论”的重要尝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刘堡;邓小平关于党领导统战工作的方法论[N];人民政协报;2004年

5 李宣俊;谈学校减负工作中的方法论[N];法制日报;2001年

6 侯且岸;“西方文明的本土化”[N];学习时报;2006年

7 曹恺予;一本杂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张保振;管理三题[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富民强市需要新的方法论[N];益阳日报;2008年

10 李秀宝 李桢盛 张长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科学世界观方法论[N];解放军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静芳;综合创造的哲学与哲学的综合创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臧要科;三玄与诠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汪帮琼;萨特本体论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刘翠;人的生存本体论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杨建飞;科学哲学与西方经济学思想发展演化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4年

8 李海滢;国际犯罪的基设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杨玉冰;太极拳本体论[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10 张锋铭;虚拟企业工作流研究及基于多代理和Web服务的原型系统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常青;知识创新的哲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立新;气本体论对中医方法论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张善根;法社会学理论资源的梳理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杜春峰;伽达默尔的法律解释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八一;方法的背后—教育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理解[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学兵;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探析[D];中南大学;2006年

7 李兵;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文明;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探析[D];湘潭大学;2005年

9 王永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论[D];中南大学;2005年

10 秦成柱;经济分析方法在行政法学研究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8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38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e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