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的保守性
发布时间:2020-04-26 00:56
【摘要】:法律的保守性指的是法律具有这样一种性质:首先,法律必须尊重传统,重视经验,而不是理论的预先设计。法律不应轻易的否定过去,不应轻易的设计未来。法律应被视为人类不断积累的生活经验的表达。其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法律的变革是必要的,但是,在法律变革中,应当从现实出发,顾及长远的后果,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渐进式的审慎变革。第三,在法律的制定与运行过程中,理性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人的知识的有限性导致人的理性并不可能是万能的,对人的理性能力的确信不能盲目。保守性是法律的本性,这是由法律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同时也是人行为预期的需要、形成并维持秩序稳定的需要以及确立和维持法律权威的需要,当然还有其政治上的原因。法律的保守性要求我们在制定法律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传统与现状;修改法律时,要求审慎的态度;适用法律时,应严格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进行。清醒认识法律的保守本性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意义重大。法律并非万能的,因此,中国今天面临的最急迫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与其说是重修宪法和法律,写进去更多更好的条款,不如说是通过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和创造一种可能的社会环境,使业已载入宪法和法律的那些基本价值、原则逐步得到实现。这才是法治理论的核心。法律的保守性要求法律人应该保守一点。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0
本文编号:2640894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苏力;反思法学的特点[J];读书;1998年01期
2 杨立新;激进与保守的和谐——中国司法改革的中庸之道[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3 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1998年01期
4 赵军政,杨建军;柏克保守主义政治法律思想解读[J];理论导刊;2005年02期
5 冯梦成;法治视野中的法律局限性[J];理论与改革;2001年04期
6 苏力;面对中国的法学[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3期
7 郭晓东;传统·秩序·自由——柏克政治保守主义思想评析[J];学海;2003年01期
8 苏力;中国当代法律中的习惯——从司法个案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2640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64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