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神魅、人魅与祛魅——法律的理性基础及其变迁

发布时间:2020-05-10 21:05
【摘要】: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这一 点还有赖于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权威的加强。法律的权威和 法律的有效性,除了来源于国家的强制保证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来 源就在于法律的理性基础。法律的理性基础是哲学和法律的联结点, 人们正是通过对法律的“理性基础”和“正义原则”等法律根本问 题的反思,,才逐渐形成了法学发展的哲学之维。因此本文选择法律 的理性基础作为切入点,将法律理论演进的历史置于理性分析的视 域之下,运用典型性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法学史上的三 次重大理论转型的理性基础、演变规律和历史意义作了粗略的分析 和阐释,以期重新考察法律权威形成的内在机制和现代法律危机产 生的理性根源,从而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为此, 本文首先从探讨法律与理性的关系着手指出理性变迁对于法律理论 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次,选取了法学史上三个重要时期,即 古代神权法、近代古典自然法和现代实证法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分 析这三个时期的法律理论变革和理性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了 现代法律的理性基础——工具理性的形成,经历了从“神魅”、“人 魅”到“祛魅”三个重要阶段。造成现代法律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于 工具理性的不断扩张和价值理性的不断萎缩,因此摆脱这一危机的 重要途径在于“价值理性的重建”。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侯健;评三种法律观对法律本体的探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刘武俊;市民社会与现代法的精神[J];法学;1995年08期

3 杨乐强;工具理性的起源及其同化机能──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同化理论探析[J];江汉论坛;1998年07期

4 黄南珊;西方理性概念内涵分析[J];晋阳学刊;1995年01期

5 夏锦文,秦国荣;法律形式化的意义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6 公丕祥;韦伯的法律现代性思想探微[J];学习与探索;1995年05期

7 卢风;世界的附魅与祛魅[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10期



本文编号:2657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657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8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