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新加坡电子商务法最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5-16 22:12
【摘要】:为了在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中继续保持优势,新加坡于2010年对《电子交易法》和《电子交易(认证机构)规则》进行了重大修正。该项立法修正立足于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实践,广泛吸取了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先进经验,是新加坡近年来电子商务立法的重要成果,为新加坡成为亚洲电子商务中心奠定了制度基础,对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静;;新加坡电子交易法的前瞻表征及启示[J];东南亚研究;2010年03期

2 朱海龙;;网络社会信息嬗变对政治参与动员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3 孙占利;;《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解读与评价[J];时代法学;2007年05期

4 李双元,张茂,杜剑;中国法律趋同化问题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航;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私法发展的影响[J];当代法学;2003年01期

2 石世峰;;论宪法比较解释[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叶小琴;;论刑法的趋同[J];法学评论;2009年03期

4 孙志煜;;区域经贸争端解决的制度与实践——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J];法学评论;2011年01期

5 张文显;论立法中的法律移植[J];法学;1996年01期

6 葛洪义;李旭东;;法制现代化:规则模式及其指向[J];法制现代化研究;1997年00期

7 黄文艺;;论中国的法律发展模式[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1年00期

8 蔡庆辉;;联合国《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及其对中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借鉴意义[J];国际经济法学刊;2008年02期

9 马永梅;跨国电子认证机构及其证书效力的法律问题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邓立军,张斌;意大利刑事侦查制度的改革与嬗变——兼论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河北法学;200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叶乃锋;国际航空侵权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立志;船舶物权登记论——实体法实现的程序进路[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邓建辉;刑事和解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刚;论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统一化[D];河南大学;2011年

2 毛洪刚;论当前中国法律移植的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敏;合同在线履行制度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4 夏星;论国际私法条约在我国国内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彭书清;支付终结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6 于政文;中国涉外民事司法协助程序改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7 易国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互动关系[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建新;论海事国际惯例的适用[D];武汉大学;2004年

9 武文兵;论法律移植[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陆青;论合同法的现代趋同[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江;《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及其影响[J];东南亚研究;2004年05期

2 肖光荣;;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的总体思路和发展趋势[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3 周锦章;;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机会结构及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4 马正平;;国外社会思潮的传播与控制——基于高校环境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5 郭德忠;技术特定与技术中立之争——电子签名立法模式之比较研究[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刘颖;何其生;;《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对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启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董金权;赵宏斌;;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回归:一个社会学的考察[J];人文杂志;2006年04期

8 孙占利;;WTO电子商务议题工作评介[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5年09期

9 殷晓蓉;议程设置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内在矛盾——美国传播学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视野[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铭;;新加坡营造电子政务技术的良性生态环境[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年04期

2 山旭;;新加坡中国官员培训基地揭秘[J];共产党员;2009年01期

3 刘文才;;新加坡如何实现“居者有其屋”[J];共产党员;2010年02期

4 李合;;新加坡[J];世界知识;1959年12期

5 萧彬;;新加坡概况[J];南洋资料译丛;1973年03期

6 李华;新加坡总统蒂凡那[J];东南亚研究;1982年01期

7 林达·Y·C·林;周世雄;;新加坡的成就——自由市场经济的神话[J];南洋资料译丛;1984年02期

8 A·马帕拉 ,胡平舒;新加坡旅游业兴旺不衰[J];东南亚研究;1986年03期

9 李恩生;;新加坡试办“托老所”[J];世界知识;1986年17期

10 妄为;;亨德里克森为何被召回[J];世界知识;1988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凯欣;;新加坡茶文化[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2 ;世界六大花园城市[A];河南风景园林——学术论文集(第三期)[C];2005年

3 张瑞美;;医院优质服务6+6[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李一平;;新加坡的现代化与文化转型[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倪易洲;;新加坡、澳大利亚节水管理体系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蔡志祥;;区域研究与国际视野:潮州、香港与东南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臧雷振;;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刘管平;郭昊羽;;以花园城市新加坡为例谈城市园林设计的几个特点[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9 林毅;魏勇;王文贵;陈登杰;李玉冰;严玉宝;胡娟;;新加坡鹦鹉感染沙门氏菌病的诊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梁中国;;美丽成就品牌[A];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2007美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郑建 黄德乾;南京禄口机场与新加坡樟宜机场签署合资框架协议[N];中国民航报;2007年

2 张永兴;新加坡加强网上音乐下载管理[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颜剑;中国—新加坡FTA谈判:寻求突破服务贸易[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林红梅;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重组成功[N];民营经济报;2006年

5 记者 廉士传;王克成等领导会见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官司员徐军[N];四平日报;2007年

6 丁怀敏 王俊云;新加坡和我国云南将联姻做大花卉产业[N];中国花卉报;2006年

7 张姗姗;新加坡电信:以国际市场拓展用户空间[N];中国电子报;2007年

8 叶国靖;新加坡腾飞移师越南复制“中国版”工业园[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林佩碧;新加坡房产市场吸引外资承包商投资建设[N];建筑时报;2008年

10 林纯洁;新加坡:凯利板踏上征途[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4 庞卫东;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5 林青;新加坡地区变应性鼻炎中医证候学研究和临床治疗[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方桂香;新加坡华文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郑敏;中国苔类植物染色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虎;国家利益与媒体国际报道[D];暨南大学;2007年

9 张斌;李光耀、苏哈托、马哈蒂尔强国政治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廖文辉;马新的中英文源流东南亚研究及其比较(1800-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若尔;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慧研;1965-1969年新加坡与美国关系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林方榕;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历史研究与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高茹;新加坡儒家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滕连帅;新加坡推行电子政务的经验和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6 蔡小贞;香港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竞争态势分析:1980-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尹晓丽;新加坡对大国外交战略的形成与演变[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炳梅;功能消化不良证候分布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董立彬;新加坡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莉;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加坡双语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67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667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8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