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交往理性视域下的法律论证

发布时间:2020-06-18 19:44
【摘要】:在实践理性或目的理性的指引下,传统的法律论证理论强调对结果的证成以及论证言说的影响力,注重主体的单一性、独白性。然而,法律论证本质上也是对话性的,离不开论辩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协调的机制。交往理性建立在一种达成理解的语言目的上,通过逻辑架构、论辩规则和理想的言谈情境的分析提供语言预设施加约束的条件。法律主张的证立需要借助交往理性通过言语行为中的施为性,力图建构一个话语有效性基础为预设的论证合理性的生活结构和互动模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桑本谦;;法律论证:一个关于司法过程的理论神话——以王斌余案检验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J];中国法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朱寿兴;;网络文学的公共空间建构与文学网站的使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陈玉山;;论法教义学的实践品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吕明;;论法律原则的选择适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戴艳军;刘则渊;;论科学技术的道德评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胡象明;鲁萍;;WTO对中国政府管理的挑战及其对策[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8 张凤奎;张志宇;;打造责任政府——通向和谐社会之路[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9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10 黄卫平;郑超;;人民政协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优势[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燕玲;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航;唐渡;;法律论证理论的思想基础与基本问题论要[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3期

2 刘丹丹;;浅析法律论证理论兴起的原因[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3 杨宁芳;;论图尔敏的法律论证理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4 焦宝乾;分析学还是解释学——法律论证之知识属性辨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3期

5 孙桂林;;哈贝马斯的法律商谈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意义[J];法学杂志;2010年03期

6 舒国滢;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7 葛松琰;;公案的法律论证[J];才智;2008年20期

8 李川;内部证成:法律陈述的力量之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焦宝乾;;论证、法律论证及相关名词辨析[J];法律方法;2006年00期

10 张静焕;;论题学法学的逻辑解读[J];法律方法;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春荣;王森波;;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述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潘文爵;;法律为什么要论证——试论法律论证的可能[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3 欧晓彬;;浅谈法律论证[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4 张庆彦;;法律适用中的后果考量[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5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摘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缪四平;;批判性思维与法律逻辑(全文)[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蔡琳;;法律论证中的融贯论[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晓;王s

本文编号:2719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719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3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