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责任的法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31 11:35
   法律责任是法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法律义务履行的保障机制和法律义务违反的矫正机制,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法律责任问题是法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切实的关系到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 责任是具体的,而法理学是抽象的,这就使得从法理学的角度研究法律责任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法理学作为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是法学领域中所有问题的研究基础,因此,从法理学角度研究法律责任问题十分必要。本文从法律责任的概念谈起,按照从本质到形式,从一般到个别的整体脉络,对法律责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法律责任是因特殊法律事实所引起的特殊义务。对于法律责任产生的合理性根据,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价值论意义上概括为基于理性约定、意志自由基础上的行为选择自由;从经济学意义上,概括为一种社会契约即社会成员共同选择的博弈。文章的第二部分在分析已有且比较流行的学说基础上以辩证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把法律责任放到整个法律制度和法律秩序中,提出法律责任的价值本位为统治阶级国家对违反法定义务、超越法定权利界限或滥用权力违法行为所作的法律上的否定性评价和谴责,是国家强制违法者做出一定行为或禁止其做出一定行为,从而补救受到侵害的合法权益,恢复被破坏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秩序的手段。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法律责任的功能和构成要素。法律责任的目的是通过法律责任的功能来实现的,法律责任的功能主要包括:预防功能、救济功能和惩罚功能。界定了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是指在认定法律责任时所必须考虑的条件。第四部分归纳出在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法律责任的分类。法律责任区别与道德责任的主要之点就在于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是由国家特设并授权的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因此,在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另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责任作不同的分类,实践中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是将法律责任分为违宪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等。文章最后在上述构建的法律责任法理学框架的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法律责任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法律责任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提出了完善我国法律责任体系的几点建议。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殿宏;田翠英;;我国治理虚假广告的立法困境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14期

2 孙春梅;;浅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与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1期

3 韩君彦;;浅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J];时代金融;2008年12期

4 魏剑波;;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及防范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4期

5 刘建娜;;论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2期

6 马翠翠;;我国公司法中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7 张栋;;论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立法与执法层面的分析[J];财会月刊;2011年21期

8 许丽娟;;论会计舞弊的法律责任[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8期

9 王文秀;韩恩健;;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披露法律责任的思考[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6年04期

10 廖勇,孙有强;重构违反公司出资义务的法律责任体系[J];河北法学;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志刚;;调制权与自治权的对抗及其消解——以国家对民间融资的法律管制为视角[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德强;;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涉及从属外观设计的侵权判定[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俊海;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与法律责任体系[N];国际商报;2000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周昀;发起人虚假出资 法律责任体系亟待建立[N];中国证券报;2010年

3 卜庆君;如何阻断虚假广告的蔓延[N];中国企业报;2003年

4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 曹长庆;祝贺《湖南省价格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N];湖南日报;2009年

5 陈雄飞;“坏心办成好事”[N];人民法院报;2004年

6 葛余金 康建 孟健;农产品质量建设亟待依法治理[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7 上海大学 肖祖平;信用卡中的民事责任分析[N];上海金融报;2003年

8 陈波;回归哲学的爱智慧传统[N];光明日报;2006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陈 u&;负责与免责的适度与制度选择[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王兵;加重侵权者的法律责任[N];工人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秀丽;法律责任的法理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谷旭东;沉默权制度有关问题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3 孔敏;非犯罪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段丽;转化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丹;我国非营利科研机构的法律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匡小军;道德制度化合理性之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林小芳;不纯正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田亚辉;先秦儒家天道观的政治哲学论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小娟;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制度与道德关系辨析[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江波;损害赔偿与刑罚的关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08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808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c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