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异中之同——一种法哲学省察

发布时间:2021-02-11 10:00
  学界关于法教义学或社科法学作为主流法学研究范式的论争并不充分,原因之一是法哲学视野的省察长期缺失。各部门法学几乎天然就是教义学式的,作为方法论的法教义学常常被誉为法学的安身立命之本。其实,法哲学可以看作法教义学自带的纠错系统或纠偏系统,前者总是站在更广阔的理论平台上检视后者的基本问题和前提问题,追问现代法律从形式到实质内涵的整体意义上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对法哲学的理解往往贯穿社科调研的整个过程,决定研究方法的选择、材料筛选的标准、数据处理的方式等,也决定研究者自我反思的深度及其理论推演的原点设定。从法哲学视角看,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在相异中不乏相同之处,用沃格林的话说,两者本质上都属于非智性阐释。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不同范式的出场
    1.作为正统的法教义学
    2.作为挑战者的社科法学
    3.被轻视的法哲学
二、以法哲学为中心的省察
    1.法教义学的保守与法哲学的限度
    2.法哲学问题是社科法学绕不开的前置性难题
三、异中之同:在主观性与政治性之间
    1.法学研究的主观性之魅
    2.作为非智性阐释的主流法学研究范式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部门法学的教义化及其限度——法理学在何种意义上有助于部门法学[J]. 陈景辉.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3)
[2]法理论及其对部门法学的意义[J]. 雷磊.  中国法律评论. 2018(03)
[3]理解当代中国刑法教义学[J]. 车浩.  中外法学. 2017(06)
[4]激情与社会——马克思情感社会学初探[J]. 成伯清,李林艳.  社会学研究. 2017(04)
[5]法教义学的巅峰 德国法律评注文化及其中国前景考察[J]. 贺剑.  中外法学. 2017(02)
[6]“把革命带回来”:社会学新视野的拓展[J]. 应星.  社会. 2016(04)
[7]知识生产的另一种可能——对社科法学的述评[J]. 孙少石.  交大法学. 2016(01)
[8]《法律解释学》的内容框架与写作场景[J]. 张志铭.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6(01)
[9]刑事诉讼法教义学:学术憧憬抑或理论迷雾[J]. 谢澍.  中国法律评论. 2016(01)
[10]法律议论的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J]. 季卫东.  中国法学. 2015(06)



本文编号:3028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028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