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立法权正当行使的法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4 04:02
  立法权的良好运行在法治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检验立法权是否良好运行,在当下时空,就是看立法权是否得到正当行使。立法权正当行使避免了在立法实践中权力行使的不规范现象,避免了权力滥用,其目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本文详细叙述了立法权正当行使的内涵,并从制定法的发展历史来看支配立法权行使的几个主要的思想资源,得出这些理论都不能完整解决立法权正当行使的全部内涵。因此,本文试图从一种立法权行使的过程来理解立法权正当行使,即我们应当首先从立法权行使的社会基础入手来探讨立法权正当行使的客观依据,这是限制立法权任意行使的最为原初的因素。在此前提下,在立法权行使过程中采取的价值取向就是检验立法权正当行使的重要标准。除此之外,我们需要将人民认可的价值取向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立法权行使要实现正当就必须接受这些制度的限制,除此之外,还必须接受一些非制度限制。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文的核心观点及论证逻辑
第一章 立法权正当行使的内涵
    一、立法权的内涵
        (一) 结构主义的解释
        (二) 功能主义的解释
        (三) 限定主义的解释
    二、立法权之行使的内涵
    三、立法权正当行使的内涵
        (一) 正当、正当性的语义分析
        (二) 立法权“正当”行使的必要性
        (三) 立法权正当行使的表现
第二章 立法权正当行使的思想史解读
    一、中世纪及其之前的“发现法律”观
    二、主权学说与立法权正当行使
        (一) 主权学说的思想史考察
        (二) 主权学说忽视的问题
    三、理性自然法与立法权正当行使
        (一) 理性自然法指导下的立法观的功绩
        (二) 历史法学派对理性自然法的批判
        (三) 启示
    四、法律实证主义与立法权正当行使
        (一) 大陆法系中的国家实证主义
        (二) 法律实证主义视角下的立法权正当行使
        (三) 法律实证主义的贡献及其问题
    五、四种思想对我们的贡献及其问题
        (一) 对四种思想总体的评价
        (二) 主权学说、理性自然法和法律实证主义对我们的影响
        (三) 立法权行使的“过程”理解
第三章 立法权正当行使的社会基础
    一、社会基础的提出
        (一) 宏观上的分析
        (二) 微观上的分析
    二、探讨社会需求的前提性准备
        (一) 法的生成
        (二) 立法权行使是法生成的一个环节
    三、立法的社会需求
        (一) 研究立法社会需求的切入点——社会秩序化需求
        (二) 探寻立法社会需求的思维方式
        (三) 立法社会需求的宏观表现方式
        (四) 立法社会需求的微观表现方式
第四章 立法权正当行使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
    一、立法权正当行使的价值诉求
    二、立法权正当行使的价值目标
        (一) 秩序价值
        (二) 自由价值
        (三) 平等价值
        (四) 效率价值
    三、实现价值目标的方式——权利配置
        (一) 配置权利与实现价值目标的关系
        (二) 权利配置需要处理的几大关系
    四、立法权正当行使的权利配置原则
        (一) 权利与权利的配置原则
        (二) 权利与权力的配置原则
第五章 保障立法权正当行使的必要限制
    一、保障立法权正当行使必须接受必要限制
        (一) 两种脉络的划分
        (二) 规范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分类
        (三) 接受限制的必要性
    二、保障立法权正当行使的制度限制
        (一) 宪法限制
        (二) 法律限制
        (三) 结构限制
        (四) 程序限制
    三、保障立法权正当行使的非制度限制
        (一) 制度限制的非自足性
        (二) 非制度性限制的表现方式
    四、实践中保障立法权正当行使的限制与立法质量的提升
        (一) 立法实践中的法律限制
        (二) 立法权行使的矫正机制
        (三) 从对“人民主权”的关注到对“人权”的关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理事单位[J].   南京社会科学. 2005(S1)
[2]正当性的语义学与语用学分析[J]. 蒋开富.  广西社会科学. 2005(05)
[3]从“人民主权”到“人权”——中国宪法学研究模式的变迁[J]. 张千帆.  政法论坛. 2005(02)
[4]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 邓正来.  政法论坛. 2005(02)
[5]解释论、语用学和法律事实的合理性标准[J]. 李力,韩德明.  法学研究. 2002(05)
[6]技术设计过程,还是科学发现过程?——论立法过程的思维和研究方式[J]. 魏宏.  江苏社会科学. 2002(04)
[7]立法正统性及其合理性问题——关于合法性理论的另一种视角[J]. 曹刚.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04)
[8]立法权的应然和实然探讨[J]. 姜勇.  江西社会科学. 2001(08)
[9]法学视野中的权利问题——我国权利研究的法学检讨[J]. 汪太贤.  理论与现代化. 2001(02)
[10]社会有序:法律调整的正当目的[J]. 谢晖.  比较法研究. 2000(04)



本文编号:3097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097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3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