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富勒合法性原则的确立及价值
发布时间:2021-05-25 08:03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道德和法律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法律存在是否需要道德基础?法律实施应该坚持自身的权威还是应该结合道德的准则?正是围绕着这些问题,上个世纪中叶,于美国法学家富勒与英国法学家哈特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在双方的理论交锋中,富勒创新性地提出了法律内在道德的命题即:法律的八项合法性原则,分别是:一般性原则、公开性原则、非溯及既往性原则、明确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官方行为与法律一致性原则,富勒称为程序自然法。该理论在西方法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正是基于此,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作者着力以自然法的衰落为起点分析了合法性原则的形成背景。当时二战结束不久,人们开始反思法律实证主义在这场浩劫中扮演的负面角色,并寻求自然法的灵光解决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自然法复兴的势头强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富勒开始思考法律的道德价值。同时,西方法学界由于现实主义法学对法律规则与法律事实确定性的彻底否定开始转向以程序为中心的理论建构,这无疑是导致富勒在程序上审视法律道德性的首要因素。本文还力图以合法性原则的人性前设为起点,解析该理论构建的逻辑进路,认为富勒遵循了...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第2章 绪论
第3章 合法性原则确立的背景因素分析
3.1 自然法的复兴
3.2 西方法学理论的转向
第4章 合法性原则确立的理论进路分析
4.1 合法性原则对人的理解
4.2 法律中蕴涵着预期
4.3 合法性原则的提出
第5章 对合法性原则的定位——作为最终的确立
5.1 合法性原则性质之辩
5.2 合法性原则的社会性因素
5.3 合法性原则的自然法实质
第6章 合法性原则的价值
6.1 富勒对法律的定义
6.2 拓展形式法治的道德空间
6.3 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良好社会秩序的孜孜探求者:法学家朗·富勒(之二)[J]. 邹立君. 社会科学论坛. 2005(12)
[2]法律的内在道德:一种通达目的性事业的观念(之一)——兼评富勒《法律的道德性》[J]. 邹立君. 社会科学论坛. 2005(12)
[3]论富勒新自然法学的方法论特征[J]. 陈强.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4]程序正义与实体公正的关联及其相对独立价值[J]. 唐仲清. 学术探索. 2003(05)
[5]试论道德与法——对富勒相关理论的一点理解[J]. 方晴.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2(05)
[6]程序正义中的道德法则[J]. 刘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03)
[7]论法治中的道德因素[J]. 刘一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8]自然法发展概述[J]. 张成明. 重庆商学院学报. 2001(03)
[9]当代西方法学理论的程序中心特征[J]. 潘佳铭. 开放时代. 2001(06)
[10]西方自然法观念的诸种特征与本质内涵[J]. 黄颂.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04)
硕士论文
[1]富勒的新自然法学思想研究[D]. 李楠.中国政法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04990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第2章 绪论
第3章 合法性原则确立的背景因素分析
3.1 自然法的复兴
3.2 西方法学理论的转向
第4章 合法性原则确立的理论进路分析
4.1 合法性原则对人的理解
4.2 法律中蕴涵着预期
4.3 合法性原则的提出
第5章 对合法性原则的定位——作为最终的确立
5.1 合法性原则性质之辩
5.2 合法性原则的社会性因素
5.3 合法性原则的自然法实质
第6章 合法性原则的价值
6.1 富勒对法律的定义
6.2 拓展形式法治的道德空间
6.3 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良好社会秩序的孜孜探求者:法学家朗·富勒(之二)[J]. 邹立君. 社会科学论坛. 2005(12)
[2]法律的内在道德:一种通达目的性事业的观念(之一)——兼评富勒《法律的道德性》[J]. 邹立君. 社会科学论坛. 2005(12)
[3]论富勒新自然法学的方法论特征[J]. 陈强.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4]程序正义与实体公正的关联及其相对独立价值[J]. 唐仲清. 学术探索. 2003(05)
[5]试论道德与法——对富勒相关理论的一点理解[J]. 方晴.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2(05)
[6]程序正义中的道德法则[J]. 刘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03)
[7]论法治中的道德因素[J]. 刘一纯.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8]自然法发展概述[J]. 张成明. 重庆商学院学报. 2001(03)
[9]当代西方法学理论的程序中心特征[J]. 潘佳铭. 开放时代. 2001(06)
[10]西方自然法观念的诸种特征与本质内涵[J]. 黄颂.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04)
硕士论文
[1]富勒的新自然法学思想研究[D]. 李楠.中国政法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04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20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