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中国立法寻租现状分析及其立法制度治理

发布时间:2021-06-23 07:39
  利益的多元化必然催使利益各方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法律认可。当对法律认可的追求异化为施加不当影响于立法过程,进而谋求一种违背社会肯定评价的超额利益时,立法寻租便作为一种立法中利益表达的病态形式生发开来。在现今的中国,立法寻租日呈蔓延之势,政府部门、利益集团往往凭借固有的公权优势,自身的垄断地位,在立法中强势地寻求超额利益的不当表达,并借助法律的国家权威将这种超额利益实现于法律实施之中。立法寻租在我国是一个新生概念,理论界对其研究尚不深入,公众对其认知尚为粗略。但是,立法寻租的存在和蔓延是现实的,不可回避的。立法寻租表面上似是寻租者的恶意所为,实质上却是由于制度的瑕疵、失却导致立法最终成为寻求不当利益的工具,不论这种瑕疵或失却是源于一般制度还是立法制度。对立法寻租进行有效治理,必须还原到立法过程中,回归到立法制度上。将完善立法程序制度作为立法寻租事前防御的根本之道,将优化立法监督制度作为立法寻租事后剔除的有效途径。本文因循概念界定、现状分析、成因透视、制度治理的路径,运用统计比较和归纳演绎的方法展开对中国立法寻租现状的分析和立法制度的治理的探讨。除导言之外,本文共分为三章,分述如下:第一章...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立法寻租的概述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
        一、西方经济学中的“租”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寻租”
            (一) 寻租概念的厘清
            (二) 寻租概念的比较
    第二节 立法寻租的概念界定
        一、立法寻租的概念
            (一) 立法寻租的主体
            (二) 立法寻租的客体
            (三) 立法寻租的过程
        二、立法寻租、立法腐败与立法游说
            (一) 立法腐败
            (二) 立法游说
            (三) 立法寻租、立法腐败与立法游说概念的比较
第二章 中国立法寻租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立法寻租认知现状的分析
        一、对立法寻租理论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 分析目的
            (二) 样本确定
            (三) 样本分析
            (四) 分析结论
        二、对立法寻租公众认知现状的分析
            (一) 分析目的
            (二) 样本确定
            (三) 样本分析
            (四) 分析结论
    第二节 中国立法寻租现有表现的分析
        一、立法寻租实例列举与表现分类
            (一) 立法寻租实例的列举
            (二) 立法寻租表现的分类
            (三) 立法寻租实例的分类
        二、立法寻租表现的特征分析
            (一) 政府部门是主要的立法寻租者
            (二) 立法寻租集中体现于法案起草过程
            (三) 立法寻租较多发生于经济领域立法
            (四) 立法寻租主要借助于实体规则内容
第三章 中国立法寻租的成因及其立法制度治理
    第一节 立法寻租的成因透视
        一、立法寻租的一般制度成因
            (一) 法律的稀缺性与权威性
            (二) 立法者利益与民众利益分离
            (三) 立法信息获取的不完全
            (四) 立法中的从众行为
        二、立法寻租的立法程序制度成因
            (一) 立法程序理性化的欠缺
            (二) 立法程序中立性的欠缺
            (三) 立法程序交涉性的欠缺
            (四) 立法程序公开性的欠缺
    第二节 立法寻租的立法制度的治理
        一、立法寻租的立法程序制度治理
            (一) 以提升立法程序理性化为视角
            (二) 以保有立法程序中立性为视角
            (三) 以增强立法程序交涉性为视角
            (四) 以强化立法程序公开性为视角
        二、立法寻租的立法监督制度治理
            (一) 以备案程序完善为视角
            (二) 以改变和撤销程序完善为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性寻租行为分析[J]. 王妍,宋昕.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02)
[2]剖析“立法寻租”现象[J]. 刘益华.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3]各利益集团游说《公司法》[J]. 庞皎明.  商务周刊. 2005(08)
[4]2004年中国法治亮点巡礼[J]. 刘武俊.  社会观察. 2005(02)
[5]寻租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 齐仲锋,范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6]论我国立法程序的完善[J]. 孙潮,徐向华.  中国法学. 2003(05)
[7]立法过程中的信息问题初探[J]. 孙潮,戴永翔.  政治与法律. 2003(04)
[8]对从众行为的再认识[J]. 宋官东.  心理科学. 2002(02)
[9]立法程序的法理分析[J]. 刘武俊.  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1)
[10]当代西方利益集团的立法影响及评价[J]. 杨珍,郑令宇.  人大研究. 2001(05)



本文编号:3244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244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5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