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校园欺凌”治理的法律困境与出路——基于法社会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8-16 12:51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校园安全难题。学生法律法规意识的淡薄、法制教育的低效以及现有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的过分保护与迁就,使得校园欺凌治理困难重重。法社会学视角下的校园欺凌治理不能仅仅依赖传统调解、教育、感化、挽救等人性化的手段,更需要社会控制和法律规制相结合。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要坚持教育平等、维护公共教育利益的法律规制原则;在立法上要厘清校园欺凌的概念,确认校园欺凌的违法性质;要明确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并完善校园欺凌的法律救济制度,以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 

【文章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2019,(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法律规制:校园欺凌治理的客观诉求
二、校园欺凌治理面临的法律困境
    (一)学生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法制教育低效
    (二)治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制不健全
    (三)相关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过分保护与迁就
三、法社会学视角下校园欺凌治理的路径选择——社会控制与法律规制完善
    (一)社会控制
        1. 学校加强法治教育,强化青少年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的法律意识。
        2. 家庭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控制。
        3. 社区对校园欺凌的控制。
        4. 公众传媒与校园欺凌的控制。
    (二)法律控制
        1. 坚持教育平等、维护公共教育利益的法律规制原则。
        2. 校园欺凌相关概念的立法厘清。
        3. 明确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
        4. 完善校园欺凌的法律救济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查[J]. 本刊编辑部.  中国信息安全. 2018(06)
[2]美国校园欺凌立法:理念、路径与内容[J]. 马焕灵,杨婕.  比较教育研究. 2016(11)
[3]校园欺凌行为的侵权责任研究[J]. 杨立新,陶盈.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8)
[4]法社会学视角下的高职生犯罪成因分析与对策[J]. 周玮.  职教论坛. 2009(20)
[5]法社会学的思维方式[J]. 胡平仁.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6(06)



本文编号:3345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345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3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