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08:14
英美法和大陆法是当今世界的二大主要法律体系,本文研究的是英美法中的美国的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英国法和美国法是母法和子法的关系,但是美国法已经发展出了一种具有自己特征的式样,因而,只注意英国法而不研究美国法将难以把握英美法,同样,只研究美国法而不注意英国法,也将迷失方向。美国房地产交易的诸多规则皆源自古老的英国普通法。在普通法的早期,土地是当时人们所能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形式,极具普通法特色的地产权规则是整个英国土地法的核心。土地法因其具有封建制度的历史渊源,而成为了英美法中最为抽象、最为复杂的法律。从历史的角度适当阐述英国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美国的现行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此外,尽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普通法,但我的研究视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将一些重要的法律制度与大陆法国家进行比较,比较法为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解决模式,这是那些虽然天赋才华但只满足于研究本国法律秩序的法律家的想象力所无能为力的。在解决方案的仓库里,通过对比较获得的结果进行批判性评价,以图提出一个比现行解决方法更加优越的解决方案,并阐明其所确立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为中国现行法、立法及司法实践提供反思和...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美国房地产法的普通法基础
第一节 英美法土地制度简史
一、英国法土地制度
二、美国的土地制度
第二节 房地产交易规则的变迁
一、房地产转让制度的变迁
二、房地产登记制度的继受
第二章 美国房地产交易的法律模式
第一节 美国的区分主义移转模式
一、所有权移转的立法模式
二、美国的区分主义移转模式
第二节 美国法模式的缺陷与改革
一、美国法模式的优点和缺陷
二、改革的尝试:托伦斯登记
三、托伦斯登记失败的原因
第三章 房地产交易安全的保障体系
第一节 交易安全保障体系
一、交易安全保障体系的目标
二、交易安全保障方法的种类
第二节 所有权保险制度
一、所有权保险的概念、功能与特点
二、所有权保险承诺单
三、保险范围
四、保险责任
五、小结
第四章 房地产买卖
第一节 衡平法转移理论
一、衡平法移转理论
二、死亡时的财产移转规则
三、损失风险的负担
四、损失风险的保险
五、比较与借鉴
第二节 可交易所有权
一、可交易所有权的含义
二、不可交易所有权的类型及效力
三、可交易所有权法
四、比较与借鉴
第三节 违约救济
一、损害赔偿
二、实际履行
三、撤销合同
四、卖方/买方留置权
第五章 房地产转让
第一节 转让书
一、转让书概述
二、转让书要素
三、土地描述
四、转让书类型
五、比较与借鉴
第二节 所有权约款
一、约款类型
二、约款的违反
三、损害赔偿方法
第三节 交付
一、交付的含义
二、无条件交付
三、向第三方交付
四、接收
五、比较与借鉴
第六章 房地产登记
第一节 登记法的类型、功能和机制
一、登记法的三大类型
二、登记制度的功能
三、登记的机制
四、所有权调查
第二节 优先权规则
一、善意购买人
二、优先权规则
第三节 知情原理
一、实际知情
二、登记知情
三、调查知情
四、比较与借鉴
第七章 美国法对中国法的启示
第一节 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一、财产权的人格视角
二、财产权的宪法视角
三、财产权的法经济学视角
第二节 财产权冲突的解决规则
一、重新构造土地权利理论的尝试
二、土地上权利冲突的解决规则
三、登记制度的反思与构想
四、美国的区分式对中国法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及论文
二、中文译著及译文
三、外文著作及论文
四、法律文本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容与形式之间:我国物权登记立法的完善[J]. 申卫星. 中外法学. 2006(02)
[2]物权堆迭的基本原则[J]. 苏永钦. 环球法律评论. 2006(02)
[3]两大法系法律实施系统比较——财产法律的视角[J]. 冉昊.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1)
[4]论他物权的设定[J]. 王利明. 法学研究. 2005(06)
[5]也论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J]. 董学立. 法学研究. 2005(05)
[6]物权登记应采对抗效力的几点理由[J]. 郭明瑞. 法学杂志. 2005(04)
[7]土地交易中安全性的比较法考察[J]. 乌尔里希·施伯伦贝克,邹国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8]论德国民法上的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J]. 陈永强. 比较法研究. 2005(03)
[9]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J]. 孙宪忠. 法学研究. 2005(02)
[10]再论“无财产即无人格”[J]. 尹田. 法学. 2005(02)
本文编号:3347411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美国房地产法的普通法基础
第一节 英美法土地制度简史
一、英国法土地制度
二、美国的土地制度
第二节 房地产交易规则的变迁
一、房地产转让制度的变迁
二、房地产登记制度的继受
第二章 美国房地产交易的法律模式
第一节 美国的区分主义移转模式
一、所有权移转的立法模式
二、美国的区分主义移转模式
第二节 美国法模式的缺陷与改革
一、美国法模式的优点和缺陷
二、改革的尝试:托伦斯登记
三、托伦斯登记失败的原因
第三章 房地产交易安全的保障体系
第一节 交易安全保障体系
一、交易安全保障体系的目标
二、交易安全保障方法的种类
第二节 所有权保险制度
一、所有权保险的概念、功能与特点
二、所有权保险承诺单
三、保险范围
四、保险责任
五、小结
第四章 房地产买卖
第一节 衡平法转移理论
一、衡平法移转理论
二、死亡时的财产移转规则
三、损失风险的负担
四、损失风险的保险
五、比较与借鉴
第二节 可交易所有权
一、可交易所有权的含义
二、不可交易所有权的类型及效力
三、可交易所有权法
四、比较与借鉴
第三节 违约救济
一、损害赔偿
二、实际履行
三、撤销合同
四、卖方/买方留置权
第五章 房地产转让
第一节 转让书
一、转让书概述
二、转让书要素
三、土地描述
四、转让书类型
五、比较与借鉴
第二节 所有权约款
一、约款类型
二、约款的违反
三、损害赔偿方法
第三节 交付
一、交付的含义
二、无条件交付
三、向第三方交付
四、接收
五、比较与借鉴
第六章 房地产登记
第一节 登记法的类型、功能和机制
一、登记法的三大类型
二、登记制度的功能
三、登记的机制
四、所有权调查
第二节 优先权规则
一、善意购买人
二、优先权规则
第三节 知情原理
一、实际知情
二、登记知情
三、调查知情
四、比较与借鉴
第七章 美国法对中国法的启示
第一节 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一、财产权的人格视角
二、财产权的宪法视角
三、财产权的法经济学视角
第二节 财产权冲突的解决规则
一、重新构造土地权利理论的尝试
二、土地上权利冲突的解决规则
三、登记制度的反思与构想
四、美国的区分式对中国法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及论文
二、中文译著及译文
三、外文著作及论文
四、法律文本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容与形式之间:我国物权登记立法的完善[J]. 申卫星. 中外法学. 2006(02)
[2]物权堆迭的基本原则[J]. 苏永钦. 环球法律评论. 2006(02)
[3]两大法系法律实施系统比较——财产法律的视角[J]. 冉昊.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1)
[4]论他物权的设定[J]. 王利明. 法学研究. 2005(06)
[5]也论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J]. 董学立. 法学研究. 2005(05)
[6]物权登记应采对抗效力的几点理由[J]. 郭明瑞. 法学杂志. 2005(04)
[7]土地交易中安全性的比较法考察[J]. 乌尔里希·施伯伦贝克,邹国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8]论德国民法上的不动产物权善意取得制度[J]. 陈永强. 比较法研究. 2005(03)
[9]交易中的物权归属确定[J]. 孙宪忠. 法学研究. 2005(02)
[10]再论“无财产即无人格”[J]. 尹田. 法学. 2005(02)
本文编号:3347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347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