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及其整合
发布时间:2021-12-11 04:30
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法律的实施和制度的建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以苏力先生为代表的本土资源论者,以其对现实的强烈关切,打破了法理学界多年的沉寂,为其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虽然距离《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一文的发表,已有数年之久,但“本土资源”至今仍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有关于它的论争也从未停止过。鉴于以往的本土资源论者几乎无一例外的将国家法排除在外,笔者决定加入到这场学术讨论之中,详细阐述已经实施的国家法作为本土资源构成要素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笔者看来,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是指在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中现实存在的诸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有别于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也不同于法律移植和法律本土化。它具有现实性、局域性和可利用性三方面的特征,由已经实施的国家法、习惯法、村规民约、社区规范、商会规约和宗教规范等六大要素构成。利用这些本土资源要素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既是历史的经验,又是现实的需要。至于如何利用,简单的说,就是“整合”。具体而言,即以实现国家法和建构制度为目的,以人权、效益、公平、自由、和谐为基本的价值追求,通过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理性的设计达到本土资源的共融共生...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之界定
(一)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的内涵
(二)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之特征
1、现实性
2、局域性
3、可利用性
(三)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之构成
1、已经实施的国家法
2、习惯法
3、村规民约
4、社区规范
5、商会规约
6、宗教规范
二、利用本土资源是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 利用本土资源是中外法制建设历史的经验总结
1、利用本土资源是外国法制建设历史的经验总结
2、利用本土资源是中国法制建设历史的经验总结
(二) 利用本土资源是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现实要求
1、实现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终极目标必须利用本土资源
2、解决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阶段问题必须利用本土资源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利用本土资源
4、法律功能的实现要求利用本土资源
5、应对法律全球化的挑战需要利用本土资源
三、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之整合
(一) 整合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的目的
1、实现国家法
2、建构制度
(二) 整合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的价值选择
1、人权
2、效益
3、公平
4、自由
5、和谐
(三) 整合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的具体途径
1、自然整合
2、人为整合
结语
英文摘要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本土资源与“西体中用”的法治建构模式新论[J]. 陈颖辉.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2(06)
[2]对我国法治现状的思考[J]. 陈芳芳. 前沿. 2002(09)
[3]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J]. 何勤华. 中国法学. 2002(03)
[4]浅析企业重组中的文化整合[J]. 郭惠容,王琼. 商业研究. 2002(01)
[5]法治的真谛是人权——一种人权史的解释[J]. 徐显明. 学习与探索. 2001(04)
[6]我国商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对策[J]. 张丽琴. 理论月刊. 2001(08)
[7]“市场经济与商会”国际研讨会综述[J]. 汤可可.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04)
[8]法律本土化:一种法社会学的视角[J]. 谭岳奇. 现代法学. 2001(01)
[9]也谈本土资源与法律多元——对本土资源论的一些思考[J]. 劳东燕.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03)
[10]国家制定法与民间法的供求分析[J]. 王肃元,冯玉军. 甘肃社会科学. 1999(02)
本文编号:3534012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之界定
(一)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的内涵
(二)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之特征
1、现实性
2、局域性
3、可利用性
(三)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之构成
1、已经实施的国家法
2、习惯法
3、村规民约
4、社区规范
5、商会规约
6、宗教规范
二、利用本土资源是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 利用本土资源是中外法制建设历史的经验总结
1、利用本土资源是外国法制建设历史的经验总结
2、利用本土资源是中国法制建设历史的经验总结
(二) 利用本土资源是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现实要求
1、实现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终极目标必须利用本土资源
2、解决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阶段问题必须利用本土资源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利用本土资源
4、法律功能的实现要求利用本土资源
5、应对法律全球化的挑战需要利用本土资源
三、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土资源之整合
(一) 整合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的目的
1、实现国家法
2、建构制度
(二) 整合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的价值选择
1、人权
2、效益
3、公平
4、自由
5、和谐
(三) 整合当代中国法制建设本土资源的具体途径
1、自然整合
2、人为整合
结语
英文摘要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本土资源与“西体中用”的法治建构模式新论[J]. 陈颖辉.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2(06)
[2]对我国法治现状的思考[J]. 陈芳芳. 前沿. 2002(09)
[3]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J]. 何勤华. 中国法学. 2002(03)
[4]浅析企业重组中的文化整合[J]. 郭惠容,王琼. 商业研究. 2002(01)
[5]法治的真谛是人权——一种人权史的解释[J]. 徐显明. 学习与探索. 2001(04)
[6]我国商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对策[J]. 张丽琴. 理论月刊. 2001(08)
[7]“市场经济与商会”国际研讨会综述[J]. 汤可可.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04)
[8]法律本土化:一种法社会学的视角[J]. 谭岳奇. 现代法学. 2001(01)
[9]也谈本土资源与法律多元——对本土资源论的一些思考[J]. 劳东燕.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03)
[10]国家制定法与民间法的供求分析[J]. 王肃元,冯玉军. 甘肃社会科学. 1999(02)
本文编号:3534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534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