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法学评述
发布时间:2022-10-04 17:39
男女不平等的性别关系是女权主义产生的根源,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女权主义发展的动力。由于法律不仅反映了不平等性别关系,而且也建构、增强并维持着不平等的性别关系,所以一直受到女权主义的强烈关注。女权主义法学是对传统法学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法学的批判。它在内容与方法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它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本文主要以哲学基础为标准对女权主义法学进行划分,梳理其内部论争的思想脉络,重点考察了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法学、激进女权主义法学与差别女权主义法学。本文尝试在相互比较中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评价。最后本文又讨论了女权主义法学的一个社会理想——男女平等。对男女平等的理解虽有争议,但女权主义法学对它所做的深入探讨对我国实现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女权主义法学概观
(一) 女权主义法学的发展状况与影响
(二) 女权主义法学与传统法学的关系
(三) 女权主义法学的独特之处
(四) 女权主义法学的分类
二、女权主义法学理论流派
(一)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法学
(二)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法学
(三) 激进女权主义法学
(四) 差别女权主义法学
三、女权主义法学的社会理想
(一) 形式平等
(二) 实质平等与特殊保护
(三) 简单的评论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性别与妇女人权问题——兼论社会性别的法律分析方法[J]. 郭慧敏. 环球法律评论. 2005(01)
[2]《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总目录[J].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4)
[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发行部告读者[J]. 读书. 1994(03)
博士论文
[1]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平等与差异观研究[D]. 刘小楠.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85474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女权主义法学概观
(一) 女权主义法学的发展状况与影响
(二) 女权主义法学与传统法学的关系
(三) 女权主义法学的独特之处
(四) 女权主义法学的分类
二、女权主义法学理论流派
(一)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法学
(二)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法学
(三) 激进女权主义法学
(四) 差别女权主义法学
三、女权主义法学的社会理想
(一) 形式平等
(二) 实质平等与特殊保护
(三) 简单的评论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性别与妇女人权问题——兼论社会性别的法律分析方法[J]. 郭慧敏. 环球法律评论. 2005(01)
[2]《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总目录[J]. 环球法律评论. 2004(04)
[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发行部告读者[J]. 读书. 1994(03)
博士论文
[1]美国女权主义法学平等与差异观研究[D]. 刘小楠.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85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68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