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理性价值及其实现——以“吴某弑母案”为切入点

发布时间:2022-10-08 19:45
  在"吴某弑母案"中,吴某弑母的前后行为表现出是非观念和法律观念的严重缺失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法治教育的缺位。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预防价值、保护价值和底线价值。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起步晚,地位存在附属性,目标定位不准,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法律素养缺乏,评估机制缺失。为此,需提升中小学法治教育地位,创建独立法治课程,分级细化目标,创新多元化教学方式,培育优秀师资,健全评估机制,以实现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理性价值。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学校法治教育:杜绝“吴某弑母案”悲剧再现的必然选择
    (一)吴某弑母案:事实与处置
    (二)吴某弑母案发生的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吴某是非观念及法律观念严重缺失
        2.间接原因:家庭和学校是非观及法律观念培养缺位
    (三)中小学法治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理性价值
        1.预防价值
        2.保护价值
        3.底线价值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症结
    (一)学校法治教育起步晚,地位存在附属性
    (二)目标定位片面,法治认识浅薄
    (三)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教学
    (四)师资力量薄弱,欠缺法律素养
    (五)以考代评为主,缺乏评价机制
三、实现中小学法治教育理性价值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中小学法治教育地位,创建独立法治课程
    (二)准确定位目标,分级细化递进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方式多元化
    (四)培育优秀师资,寻求校外合作
    (五)纳入学校评估体系,健全法教评估机制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报告——基于未成年犯与其他群体的比较研究[J]. 路琦,郭开元,张萌,张晓冰,胡发清,杨江澜.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8(06)
[2]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亟须提升中小学法治教育实效[J]. 余雅风,吴会会.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3)
[3]中小学教师法律素养在法治教育中的师表作用及其实现[J]. 李晓燕.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3)
[4]中小学法治教育地方课程改革的设计及实施[J]. 徐辉.  教育研究. 2017(01)
[5]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成因与消解[J]. 任啸辰,吕厥中.  中国青年研究. 2016(06)
[6]论我国法治文化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建设[J]. 兰永海,钟建明,张瑞霞.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11)
[7]美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历史演进、特点及启示[J]. 李先军,张晓琪.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5(05)
[8]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规律及教育措施[J]. 陈理宣.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本文编号:3688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688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7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