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美国《统一商法典》中的票据背书伪造损失分配原则 ——兼与我国相关制度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5-03-30 03:57
  背书制度是票据制度之灵魂。自背书制度产生以来,背书的伪造问题就成为各国票据法学者及立法者们尤为关注的问题。作为英美法系的典型代表,美国统一商法典中关于背书伪造制度的规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学者对其所作的研究仅仅限于将我国票据法的相关规定与统一商法典的零散条文进行比较,而从未对该制度进行过整体、系统的研究。 本文中,笔者在对统一商法典原文规定及对相关论著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美国统一商法典中的背书伪造制度进行了较为系统地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对中美背书伪造制度中的损失分配原则进行了比较。 首先,笔者通过对背书制度及背书伪造现象的产生进行分析,简要地概述了两大法系的背书伪造制度存在的分歧及其形成的原因; 其次,笔者通过统一商法典中担保制度,包括转让担保制度和提示担保制度的分析以及对两项担保责任制度必要性和担保内容的阐述,详细地介绍了商法典中的损失分配原则所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 再次,笔者用大量篇幅对美国统一商法典零散的条文和典型案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票据背书伪造问题概述
    第一节 票据背书伪造的历史发展
        一、票据背书伪造问题的起源
        二、两大法系关于票据背书伪造效力的分歧
    第二节 美国统一商法典中票据背书伪造制度的规定
        一、背书伪造的定义
        二、背书伪造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 背书伪造损失分配原则的基础性制度设计
    第一节 担保责任概述
        一、担保责任的性质分析
        二、担保责任的立法宗旨
    第二节 担保责任的必要性分析
        一、转让担保责任的必要性分析
            (一) 追索权行使的限制条件
            (二) 转让担保制度对票据受让人利益安全的维护
        二、提示担保责任的必要性分析
            (一) 转让担保的局限性
            (二) 提示担保对付款人的保护
    第三节 担保责任的内容分析
        一、转让担保内容分析
            (一) 一般票据的转让担保
            (二) 银行金融票证的转让担保
        二、提示担保责任内容分析
第三章 背书伪造的损失分配之一般原则
    第一节 伪造人和被伪造人的损失承担
        一、伪造者承担责任的情形
        二、被伪造人承担责任的情形
    第二节 背书伪造损失的最终承担者
        一、探寻最终责任的承担者
        二、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 传统的票据权利来源理论
            (二) Kildor-Hicks理论
第四章 背书伪造的损失分配之特殊规则
    第一节 几种责任承担的特殊规则
        一、冒名者规则(Imposters)
        二、虚构收款人规则(Fictitious Payees)
        三、雇员的欺诈性背书(Fraudulent Indorsements)
    第二节 特殊规则的设计理念及比较过失原则
        一、特殊原则的设计理念
        二、比较过失原则——损失分担的平衡器
第五章 中美票据背书伪造制度损失分配原则之比较
    第一节 中美票据法中伪造背书对票据当事人的效力比较
        一、我国票据法关于背书伪造损失分配的基本规定
        二、中美票据法中伪造背书对票据当事人的效力比较
            (一) 付款人的利益保护及背书伪造损失承担
            (二) 票据持有人的利益保护及背书伪造损失承担
            (三) 背书伪造前的票据当事人利益保护与背书伪造损失承担
            (四) 被伪造人的利益保护及背书伪造损失承担
            (五) 伪造背书的直接后手利益保护及背书伪造损失承担
    第二节 对中美背书伪造损失分配制度的简要评价
        一、两国背书伪造损失分配制度的整体比较
        二、对两国背书伪造损失分配制度的简单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4038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4038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0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