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当代中国法律激励的实践样态

发布时间:2017-07-20 19:06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法律激励的实践样态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激励 赏罚一体 期望模式 本土化


【摘要】:随着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深入,法律的激励功能日益为学界所关注。但是,仅仅将法律激励理解为一种有关于"赏"的法律策略,则并不符合激励理论的完整表述,也容易使人们对法律激励理论产生片面的解释趋向。事实上,当代中国法律激励理论植根于中国的法治实践中,在理论的实践应用层面上表现为"赏"与"罚"两个维度,在具体制度设计策略方面表现为以权利和义务为核心的机制运行模式,并在理论发展上面临着本土化的诸多困难与障碍。当代中国法律激励理论的本土开发同时意味着由激励功能出发从整体上对当代中国法学理论进行重构。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法律激励 赏罚一体 期望模式 本土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法律激励的基本原理与机制设计研究” 中国博士后基金第四十九批面上资助项目、第五批特别资助项目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资助(2015FRG07)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法治中国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这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法治不是惩治,治理不是强制。法律不应被作为一种强制制度来分析,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丰霏;王霞;;论见义勇为的奖金激励条款[J];当代法学;2010年03期

2 胡元聪;;我国法律激励的类型化分析[J];法商研究;2013年04期

3 崔卓兰;;行政自制理论的再探讨[J];当代法学;2014年01期

4 周光辉;;从管制转向服务:中国政府的管理革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沈玮玮;;从甘结到具结悔过:传统民事司法信任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倪斐;;法律形式理性化的历史逻辑及其经验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刘昕杰;;民国民法中离婚权利的司法实践——以新繁县司法档案案例为线索[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5 张小平;;法律经济学的普通法语境及其在大陆法系背景下的应用前景[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6 于雪霞;赵勇强;石春生;;国防科技奖励促进技术创新的系统动力学建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7 关丹丹;;从明清小说看中国传统诉讼观念[J];边缘法学论坛;2011年02期

8 张殿军;于语和;;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路径及其走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高利娟;李永成;;基于企业行政管理理念的政府行政管理思路初探[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7期

10 黄新华;;基于不同视角的法律经济学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志利;;违约救济的效率性研究:一个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蒲俊丞;;农村生态环境的民事合同治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和育东;;交易成本理论与专利侵权救济[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6 王伟;肖祥云;;涉检上访原因实证分析及源头治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7 连毅;姜霞;;浅论仲裁协议的效力[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梁灯;;国家课税权的合法性解释[A];财税法论丛(第11卷)[C];2010年

9 韩舒立;;后发赶超型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分析——基于新国家主义发展观视角[A];上海青年政治学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10 张晨;韩舒立;;后发国家赶超型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基于新国家主义发展观视角[A];上海青年政治学年度报告2013[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恺;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刘红波;一站式政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郑翔;中国房地产开发用地政府管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州坤;我国税务行政奖励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思圆;我国拆迁法律制度的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董国军;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陈希;区域经济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5 蔡景光;农村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李波;习惯法在当代中国法制进程中的角色扮演[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昭;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政府合法性的维护与构建[D];河南大学;2011年

8 刘莎;从法律层面看宋代妇女再嫁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阁龙;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章云江;论我国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丰霏;;论法律制度激励功能的分析模式[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2 金善明;;反垄断执行中的宽恕政策评估[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3 鲁鹏宇;;日本行政法学理构造的变革——以行政过程论为观察视角[J];当代法学;2006年04期

4 于立深;;现代行政法的行政自制理论——以内部行政法为视角[J];当代法学;2009年06期

5 张维迎;法律:通过第三方实施的行为规范[J];读书;2000年11期

6 王全兴;;经济法律奖励原理初探[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7 关保英;论行政权的自我控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王学栋;;行政伦理视野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J];教学与研究;2007年06期

9 韩秀桃;《教民榜文》所见明初基层里老人理讼制度[J];法学研究;2000年03期

10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喻林宏;[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2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N];文汇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党江舟;中国传统讼师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丰霏;法律制度的激励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2 李晓春;全球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法律发展战略[J];当代法学;2001年04期

3 许国鹏,殷宏亮;浅析当代中国法律在社会变迁中的工具职能[J];当代法学;2001年09期

4 张宝成;论构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目标[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张宝成;影响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建设的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贾翔龙;浅谈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建设[J];前沿;2003年07期

7 孔祥林;执政能力建设: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政治动力探求[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8 汪习根;;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重心定位[J];法学家;2005年03期

9 高其才;;当代中国法律适用中的关系因素(上)——文化视角的实证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02期

10 高其才;;当代中国法律适用中的关系因素(下)——文化视角的实证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瑜青;;当代中国法律权利意识的解读——从法文化学入手的思考[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马皑;张绍刚;;对当代中国法律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思考[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公丕祥;能动司法:当代中国司法的基本取向(上)[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振一;类型与动因: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机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叶立周;当代中国法律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辉;当代中国法律解释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姬晓慧;当代中国法律正义的人本基础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史华祥;试论当代中国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D];扬州大学;2012年

4 谢华军;论当代中国法律观念的转型[D];安徽大学;2011年

5 何青蓝;西周礼制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吴泽艾;法律的社会性:简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习惯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69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569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2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