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国古代法治精神及其当代启示
本文关键词:简析中国古代法治精神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法治传统,形成了"礼法合治"、"明德慎罚"、"执法原情"等基本法治精神。这些精神与封建宗法制度、和谐的文化观念、人本主义传统紧密相关,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具有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法治精神 启示
【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委托任务项目(13&WT006)
【分类号】:D929;D920.0
【正文快照】: 一、中国古代法制传统与法治精神1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运用法律进行治国理政的传统。早在上古时期,就出现了专门主管氏族部落内部刑罚事务的人员,并制定了著名的“流宥五刑(大辟、劓、刖、宫、黥),用以维护氏族部落内部的治理秩序。到了夏商两朝,国家司法制度初现雏形,设置了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樊鸣;;论“明德慎罚”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2 张晋藩;;论中国古代法律的传统[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4年02期
3 陈景良;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法律的历史借鉴[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张晋藩;;中国古代司法文明与当代意义[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02期
5 许章润;;汉语法学论纲——关于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识学、价值论和风格美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6 汤一介;儒学的和谐观念[J];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04期
7 张晋藩;;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制与法治[J];人大工作通讯;1996年24期
8 江必新;李沫;;论社会治理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岳武;;南京国民政府看守所制度研究[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2 刘希洋;;清代前期地方社会矛盾和社会治理——以徐士林《守皖谳词》为中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3 强舸;;血缘社会与专制国家:古代中国国家起源的一种解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刘康磊;;无讼与厌讼之辩[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5 李方明;;清代司法实践中的情理初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沈明;;前版权时代的智识权属观念和出版制度[J];北大法律评论;2006年00期
7 刘晴辉;;对人民陪审制运行过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8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9 王辉;;试析汉代子女对父母的告发权与诉权[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钱泳宏;;清代夫权的法定与恣意——基于《大清律例》与刑科档案的考察[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秦玉娈;袁辉;唐芳;;和谐社会下如何树立国人的法律信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张昊;;试论我国现行法律解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胡江天;;浅谈和谐社会的法治与儒学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马青连;;清代理藩院司法功能研究——以清代蒙古地区为中心的考察[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5 王扬;;重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复调法治”的新视角[A];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顺欣;陈健鸿;;中国司法文化递嬗之建筑学观照——以古代衙署和现代法院的立面图像为分析基点[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7 徐宁;;近代女校对江南都市生活影响探微[A];都市文化研究(第11辑)——刘易斯·芒福德的城市观念[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潘大礼;民国三四十年代湖北婚姻冲突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高洁;明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3 彭斌;清代情理审判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5 闻以军;遗失物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徐慧娟;《唐律疏议》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权文长;法律与社会控制: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传统及当代启示[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奕;论宋代土地权利的法律调整及保护[D];南昌大学;2010年
9 龙蓉;宋代女性继承制度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黄环宇;清代“赘婚”制度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利;邓建鹏;宋思妮;;法律、帝国与近代中西关系的历史学:1784年“休斯女士号”冲突的个案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李贵连;《法国民法典》的三个中文译本[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3 王人博;民权词义考论[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4 周林刚;;基础规范学说中的错位与偏见——一项概念政治学的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7年01期
5 王振忠;十九世纪华北绍兴师爷网络之个案研究──从《秋水轩尺牍》、《雪鸿轩尺牍》看“无绍不成行”[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6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7 鲍勃·杰索普,漆卝;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8 赖骏楠;;十九世纪国际法学中的中国叙述[J];法学家;2012年05期
9 许章润;以法律为业——关于近代中国语境下的法律公民与法律理性的思考[J];金陵法律评论;2003年01期
10 许章润;;思潮好比情人——对于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的五点评论[J];开放时代;2012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钊,牛文军;法治精神与公安法治[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2 田国华;论我国法治精神的演进[J];武警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李友谊;;论法治精神的终极眷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梁向锋;;关于法治精神的两点思考[J];世纪桥;2008年20期
5 高振强;;论法治精神的逻辑内涵和外延[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6 陈晨;乔中国;李海平;;论法治精神的意义[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阿飞;;也跟伍皓同学聊聊“法治”[J];检察风云;2011年02期
8 ;推进依法行政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1年04期
9 蔡丽(石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J];人民政坛;2011年08期
10 蒋先福;法治战略与民族法治精神的培育[J];求索;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许均秀;;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孙宝成;李红培;;法治精神及廉洁范畴的意义[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检察官职业伦理[C];2013年
3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胡江天;;儒学和谐思想与法治精神[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邱林;王学文;;建设和谐海关要牢树法治精神[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6 何飞;曹源;;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法治精神的关系[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7 方开玉;;走出档案法治建设的误区[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8 朱玉玲;颜峰;;探析法律文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副总编 刘武俊;弘扬法治精神的纲领性文件[N];福建日报;2007年
2 杨悦新;“法治精神”内涵需准确把握[N];法制日报;2007年
3 特约评论员 陈永杰;法治精神值得香港珍惜[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罗容海;将法治精神贯彻到每个角落[N];光明日报;2012年
5 张玉胜;虐童教师被释放体现法治精神[N];人民公安报;2012年
6 记者 王志栩;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N];天津政法报;2012年
7 公安部十三局 丁国强;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法院报;2013年
8 记者申东;从讲条文转向弘扬法治精神[N];法制日报;2013年
9 刘文嘉;不能以道德借口伤害法治精神[N];光明日报;2013年
10 记者 胡键 通讯员 岳宗;弘扬法治精神 推进法治广东建设[N];南方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守贵;论当代中国的法治精神[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霞;弘扬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邓淇;社会建设视域下中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D];南华大学;2010年
4 刘南中;试论构建以法治精神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文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马骏;法家法治精神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6 徐少宏;法治精神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俊;从政策治理到法律治理[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孙钦伟;论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的几个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9 杜英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太清;行政法与民法的调整界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69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569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