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试论当前我国法律逻辑中两种不同的逻辑观

发布时间:2017-08-14 20:34

  本文关键词:试论当前我国法律逻辑中两种不同的逻辑观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逻辑 形式逻辑 非形式逻辑 法律推理 法律论证


【摘要】:自古以来,逻辑与法律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因其著作《逻辑学》的问世成为逻辑学的鼻祖,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之后逻辑学作为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随着哲学思想的认识论转向和语言学转向而不断发展壮大,经历了数学转向和实践转向,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从形式走向了内容。法律逻辑学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在逻辑科学不断发展的历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德国逻辑学家和法学家克卢格在1951年出版的《法律逻辑》一书,被人们公认为是法律逻辑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然而法律逻辑在我国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开始的,比西方对法律逻辑的研究整整落后了近三十年。法律逻辑在我国从无到有,在逻辑的应用下起步开始了三十年的沧桑发展之路。在这三十年间,对法律逻辑的研究从形式逻辑的简单应用开始到如今在逻辑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非形式逻辑的应用,我国法律逻辑学的羽翼不断丰满。当前,在我国法律逻辑界,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两种不同的逻辑观。一种是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以有效性考量为准则,追求必然得出的法律逻辑观,突出表现为对法律推理理论的研究;另一种是在非形式逻辑的基础上,以得当性或者说是得体性为考量,追求真实性的法律逻辑观,突出表现为对法律论证理论的研究。本学位论文采用历史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从逻辑的本质、法律和逻辑的关系起源开始说起,对在形式逻辑视野中的法律逻辑观和非形式逻辑视野中的法律逻辑观进行阐述、比较和评析,分析二者在理论上、实践中存在的得与失,进而提出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即在法律逻辑体系建构和法律逻辑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不要单独地在形式逻辑的视野下研究法律推理、也不要单独地在非形式逻辑视野下研究法律论证,而要将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在法律逻辑的研究中尤其是在法律逻辑新体系的构建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将形式的有效和内容的得当互为补充共同构建法律逻辑完整的也更具科学性的体系。
【关键词】:法律逻辑 形式逻辑 非形式逻辑 法律推理 法律论证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0-051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3
  • 1. 逻辑与法律逻辑13-21
  • 1.1 逻辑的本质13-14
  • 1.2 逻辑与法律逻辑的关系14-17
  • 1.3 我国法律逻辑的研究概况17-21
  • 2. 法律逻辑中两种不同的法律逻辑观21-38
  • 2.1 形式逻辑视野中的法律逻辑——法律推理21-28
  • 2.1.1 法律推理的核心——推理的必然得出21-23
  • 2.1.2 形式逻辑对法律推理的构建23-28
  • 2.2 非形式逻辑视野中的法律逻辑——法律论证28-38
  • 2.2.1 法律论证的基础——前提的真实性28-30
  • 2.2.2 非形式逻辑对法律论证的构建30-38
  • 3. 对两种不同的法律逻辑观的评析38-45
  • 3.1 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理论的简单比较38-39
  • 3.2 二种不同的法律逻辑观的得与失39-42
  • 3.2.1 在形式逻辑视野下的法律推理的得与失39-41
  • 3.2.2 在非形式逻辑视野下的法律论证的得与失41-42
  • 3.3 法律逻辑研究的必由之路——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的融合42-45
  •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5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0-51
  • 致谢51-52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2-53
  • 承诺书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小林;论法律逻辑中的实证教学[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张晓光;批判性思维对法律逻辑的启示[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张成敏;;“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笔谈主持人语[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4 杨敏;;论我国法律逻辑发展方向[J];法制与社会;2008年09期

5 张传新;;多元法律逻辑的发展与比较[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6 熊明辉;;论法律逻辑中的推理规则(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9年03期

7 缪四平;;第17届中国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10年05期

8 葛宇宁;;论雍琦的法律逻辑思想[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9 任帅军;;法治社会中法律逻辑的哲学思考[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3年02期

10 真;全国首届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在哈尔滨举行[J];法学;198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雍琦;;法律逻辑的研究必须从实际出发[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2 吕存诚;;论证实践中的法律逻辑[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3 王健平;;论相关蕴涵及其推理——法律逻辑中的蕴涵是相关蕴涵[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4 缪四平;;法律逻辑与法律概念[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5 熊明辉;;法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聂文龙;;法律逻辑中的内涵逻辑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附录一: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会议日程[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成敏;;“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笔谈“按语”[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金钊;;逻辑固法:对法律逻辑作用的感悟[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葛宇宁;张四化;戚金霞;;试论法律逻辑的学科性质[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 教授 乔新生;维护购票秩序要遵循法律逻辑[N];湖北日报;2013年

2 陈天力 张燕婷 冯善拓 浙江省杭州市环保局西湖环保分局;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改革需注意的法律逻辑问题[N];中国环境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江玮;保钓者归来:遣返背后的外交与法律逻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4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刘远举;“微信收费”的技术、商业、政治、法律逻辑[N];经济观察报;2013年

5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梁上上;架起法律逻辑与乡土逻辑的桥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6 王新环;无罪与清白的悖论[N];检察日报;2005年

7 江苏省盱眙县检察院检察长 潘建文;磨练青年干警 培养中坚力量[N];检察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宝刚;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媛;试论中国法律逻辑及其发展方向[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会芬;法律逻辑:应用逻辑的一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张林波;法律领域的逻辑应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琼;试论当前我国法律逻辑中两种不同的逻辑观[D];山西大学;2014年

5 戴兴红;关于我国法律逻辑研究的新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叶展;立法假定方法的法逻辑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74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674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d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