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美国假冒专利标记制度研究及借鉴

发布时间:2017-08-19 12:01

  本文关键词:美国假冒专利标记制度研究及借鉴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专利法 假冒专利标记行为 中国专利法 法律责任


【摘要】:美国由于专利制度建立早,专利制度尤其是专利保护制度相对比较完善,从最初建立到经过几次重大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为美国《专利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2011年美国发明专利法案的颁布,又掀起了一轮对专利相关规定讨论的热潮。自从Forest Group案判决之后,原本并不引人注意的假冒专利标记行为变得备受关注,带来了此类案件的急剧增加,引发争议的同时也使得各界对假冒专利标记行为的起诉方式、罚金计算方式等重新进行了考量,这些也都在新专利法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同样作为专利大国,,在制裁假冒专利标记行为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将中美两国假冒专利标记制度进行比较,尤其是对相对模糊的法律责任方面进行比较非常必要,这不仅对美国假冒专利标记法规的完善有借鉴意义,对日后中国学界研究相关课题也意义颇深。本文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梳理美国假冒专利标记制度,而是为了从中借鉴值得中国学习之处,为中国假冒专利标记制度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美国专利法 假冒专利标记行为 中国专利法 法律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71.2;DD913
【目录】: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3-5
  • 学位论文数据集5-6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16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12-13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现状12-13
  • 1.2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选题目的13
  • 1.2.2 选题意义13-14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
  • 1.3.1 研究思路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 研究内容14-16
  • 第二章 美国假冒专利标记制度的内涵及历史演变16-21
  • 2.1 美国法上对专利标记的规定16
  • 2.2 美国法上对假冒专利标记的规定16-17
  • 2.3 美国假冒专利标记法规的历史演变17-19
  • 2.3.1 1842 年假冒专利标记法规的历史背景17-18
  • 2.3.2 1952 年专利法案18-19
  • 2.4 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近期的发展19-20
  • 2.5 美国专利法改革修正案20-21
  • 第三章 Forest Group 案时期的问题21-30
  • 3.1 Forest Group 诉 Bon Tool 案情简介21
  • 3.2 这一时期的问题21-25
  • 3.2.1 Forest Group 案以前:缺乏激励机制和法律实施的无效21-22
  • 3.2.2 Forest Group案之后个人起诉的持续增加22
  • 3.2.3 案件焦点及存在的问题22-23
  • 3.2.4 Pequignot诉索罗杯子公司案情简介23-25
  • 3.3 当前的诉讼——过期专利和未获得专利产品25-26
  • 3.4 法案对假冒专利标记的影响26-29
  • 3.4.1 美国专利法修正案的影响和效果26-27
  • 3.4.2 令人印象深刻的改革:法律执行和司法指导的建议27-28
  • 3.4.3 仍需要改进之处28-29
  • 3.5 假冒专利标记构成要件总结29-30
  • 3.5.1 构成假冒专利标记行为的主观故意性29
  • 3.5.2 假冒专利标记行为的类型29
  • 3.5.3 假冒专利标记行为的客观对象29-30
  • 第四章 中美假冒专利标记制度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30-45
  • 4.1 中国假冒专利标记的定义及法律责任类型介绍30-35
  • 4.1.1 中国法上假冒专利标记行为的定义30
  • 4.1.2 中国法上假冒专利标记行为法律责任类型30-35
  • 4.2 中美假冒专利标记行为规定的比较35-40
  • 4.2.1 内容的比较35
  • 4.2.2 罚金计算方式35-36
  • 4.2.3 诉讼主体的不同36-38
  • 4.2.4 中美两国对专利号标注规定的比较38-40
  • 4.3 承担的法律责任方面比较40-42
  • 4.3.1 刑事责任方面40-41
  • 4.3.2 行政责任方面41
  • 4.3.3 民事责任方面41-42
  • 4.4 假冒专利标记行为与侵权行为42
  • 4.5 美国假冒专利标记制度给中国的启示42-45
  • 4.5.1 假冒专利标记制度所包含内容方面42-43
  • 4.5.2 承担的法律责任方面43
  • 4.5.3 诉讼主体方面43
  • 4.5.4 标注专利号的目的方面43-44
  • 4.5.5 赔偿数额方面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 作者和导师简介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t

本文编号:700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00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8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