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现状与趋向:俄罗斯刑法中的罪过学说

发布时间:2017-08-19 13:40

  本文关键词:现状与趋向:俄罗斯刑法中的罪过学说


  更多相关文章: 罪过 违法性认识 疏忽过失 双重罪过形式


【摘要】:俄罗斯的罪过概念总体上属于心理性罪过概念。目前学者们对罪过概念的理解呈多元的趋向。犯罪故意的认识对象是什么?主张违法性认识的学者趋于增多。疏忽过失是极具特点的过失种类,多数学者从规范特征(应当)和评价特征(能够)的结合上来把握疏忽过失,但也有学者试图揭示它的心理"谜底"。双重罪过形式的犯罪是富有俄罗斯特色的刑法制度,它的实质是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想象竞合,其中后者是前者的加重要件。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罪过 违法性认识 疏忽过失 双重罪过形式
【分类号】:D951.2;DD914
【正文快照】: 一、罪过概念——理解纷呈俄罗斯刑法学对我国产生过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俄罗斯原有的罪过学说不是被彻底抛开而是被扬弃,就是说,它“既被克服又被保存”。从中可以悟出何种道理?耐人寻味。不同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刑法典,俄罗斯现行刑法典用专章(5个条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赵运锋;;刑事政策对刑法解释的影响及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3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王洪坤;;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我国刑法之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6 龚红卫;;嫖宿幼女罪应重新置于强奸罪条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刘学峰;;论不能犯的判断[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梁根林;;中国死刑控制论纲——立足于具体国情的制度设计[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9 刘士心;;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研究[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10 王志祥;;论结果加重犯的构造[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望原;邹兵;;试论民事赔偿对不起诉的影响和具体适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孙日华;;警察如何解释?——从“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姚兵;;德国犯罪论体系中目的犯沿革考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苏明月;;不同平台上的不同“犯罪”——刑法中的、刑法学上的、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辨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秀玲;;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犯罪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游伟;谢锡美;;法治视野下的“严打”刑事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靳高风;;刑事学的学科构建刍议——关于研究犯罪现象的学科的建设问题[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8 王牧;;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高艳东;;现代刑法的逻辑起点:社会应接受罪犯和容耐犯罪[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10 于世忠;房绪兴;;刑事法治论域中的刑法目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于璐;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及其生态学诠释[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婧;不作为犯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宋晓龙;论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D];湘潭大学;2009年

4 余胜;认罪从宽制度刍议[D];湘潭大学;2009年

5 范登殿;合同诈骗罪中“合同”概念之解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王钢;故意杀人罪立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7 汪曼乔;刑事被害人过错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王静;试论刑事司法中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传伟;犯罪构成及要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谢yN青;刑事被害人过错初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兴培;疏忽过失的认定依据及心理本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本文编号:701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01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8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