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宪运动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15:08
本文关键词:日本修宪运动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日本国宪法》作为一部从战后废墟和失败阴影中制定出来的宪法,尽管背负“民主宪法”的光环,却非自我衷心的表达,而是基于美国政治压力和管制之被动接受,其骨子里的传统军国主义思想一直未能清除反而有些势头反弹。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国宪法》无论是在宪法意义领域还是政治外交领域,都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尤其是日本自二战之后的五六十年修宪运动,更是有着深远的意图和作用,以宪法学的法权角度研究日本修宪运动正是要在厘清日本宪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其发展趋势。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日本国宪法的产生背景、意义和修改历程。《日本国和平宪法》的制定对日本国内产生重大的意义,作为一部和平宪法,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对战后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故而确立的和平宪法的地位和影响,其次是在反对特权、保护民权方面确立的民主精神,为日本战后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制度性基础。然而在宪法制定过后至今,《日本国宪法》的修改成了挥之不去的阴霾,本文将重点分析日本修宪运动的四个阶段。 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探究日本修宪的原因与背景。日本历史上反复多次的修宪运动,虽发生的背景各有所异,,但是其中仍具有共同的脉络和诱因,在某种程度上讲,多次修宪均并非偶然的一时的兴起,而是日本国内保守势力在国内外背景共同作用下抬头的表现,是内外因多种因素复杂交叉的产物,在内因上有该宪法和日本保守势力的自身原因,在外因上则又有国际环境与国外势力的因素。 本文第三部分针对日本修宪中所涉及的自卫权和修宪程序问题进行法理上的分析。就自卫权而言,现有的《日本国宪法》已经足以规范自卫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要将自卫权加以扩张为集体自卫权,将自卫队变成国防军的话,就目前的宪法来看不具备合宪性,职是之故,现有宪法的修改正是在此目的主导来实现自卫权的扩张。在程序上,根据《日本国宪法》第96条第1项规定,日本宪法采用由国会提议并经国民投票通过才被国民认可这种形式作为宪法修改的程序,即宪法修改的提议权由国会行使,而且要由参议院和众议院各议院总议员数的2/3以上表决通过才能进行提议,然后将提议的修正案交予国民,经国民投票半数以上通过才可。 本文第四部分主要探讨日本修宪的未来趋势和影响。日本今后修宪的内容上的趋势是变动和平宪法对日本天皇制的规定,并且修改第九条,承认军队和自卫权的地位和合法性。从日本修宪的现实发展来看,其在今后对于第九条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已经成为定局,其朝野态势和国际局势都在不断地推动其向这一目标迈进,日本强烈希望摆脱非军事化和自卫权限制的意图也越来越强,其希望成为政治大国和普通国家,而不是被和平宪法束缚的特殊国家。日本发展军事力量已经实质化,其继续发展军事力量并修改宪法条文只是时间问题,已经难以避免。在影响上,东亚诸国对日本的强大,尤其是对修宪的强烈关注,密切注视其一举一动,日本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引来亚洲邻国的争议和讨论。日本修宪对周边局势产生了复杂影响,这种影响既离不开东亚的特殊复杂局势,更取决于日本对待历史和战争的态度。
【关键词】:和平宪法 修宪运动 自卫权 发展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31.3;DD9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一)问题的提出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11-12
- (三)研究思路12
- (四)研究方法12-13
- (五)创新点13-14
- 一、日本国现行宪法的产生背景及战后历次修宪14-24
- (一)日本国宪法产生背景15-18
- 1. 明治宪法的延续15-17
- 2. 战败受迫的制约17-18
- (二)日本国和平宪法的意义18-20
- 1. 和平宪法的确立18-19
- 2. 民主精神的实现19
- 3. 法治精神的树立19-20
- (三)日本国战后宪法的修改20-24
- 1. 五十年代的修改20-21
- 2. 八十年代的修改21-22
- 3. 九十年代的修改22
- 4.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修宪运动22-24
- 二、日本修宪的原因剖析24-34
- (一)和平宪法制定时的隐患24-26
- 1. 宪法本身的缺陷24
- 2. 美日之间的博弈24-26
- (二)国内因素26-30
- 1. 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26-28
- 2. 政治保守化28-30
- 3. 军国主义文化渊源30
- (三)国际因素30-34
- 1.国际局势变化30-32
- 2.美国的影响32-34
- 三、日本修宪中的法理探讨34-40
- (一)自卫权问题35-37
- 1. 自卫权的含义35-36
- 2. 自卫权的条件36
- 3. 日本自卫队的性质36-37
- 4. 日本自卫权与修宪37
- (二)修宪程序问题37-40
- 1. 修宪程序要求37-38
- 2. 《国民投票法》的通过38
- 3. 国民投票程序38-40
- 四、日本修宪的影响及其未来走向40-46
- (一)宪法修改的趋势40-41
- (二)日本修宪的影响41-44
- 1. 东亚局势的复杂性41-43
- 2. 日本缺乏对历史的端正态度43-44
- (三)中国的应对44-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1
- 附录51-52
- 后记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长军;对日本改宪问题的回顾与前瞻[J];比较法研究;2001年02期
2 余爱文;日本修改和平宪法问题[J];当代亚太;2003年02期
3 孙伶伶;;日本修宪与民族保守主义思潮[J];当代亚太;2007年03期
4 黄瑶;论预先性自卫的合法性问题[J];法学杂志;2003年03期
5 韩大元;宪法变迁理论评析[J];法学评论;1997年04期
6 徐学群;日本修宪态势及其背景[J];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03期
7 梅肖娟;;略论西方文明影响下日本政治文化的嬗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7期
8 赵阶琦;评当前日本改宪运动[J];和平与发展;2000年04期
9 王庆忠;;安全困境与解决之路——以冷战后东北亚地区为例[J];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刘江永 ,王慧敏;新形势下日本的宪法之争[J];w挛胖芸
本文编号:701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0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