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摘要】:侵权责任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民法法典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侵权责任法作为民事权利保护法与物权法、合同法一起构成了我国民法体系的主体。人民法院受理的侵权案件是民事案件中的重要类型,侵权案件直接涉及到当事人的民事权益,特别是涉及到与人身权益相关的绝对权,这类纠纷给当事人及其家属带来的伤害是无法衡量的。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从而确定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侵权行为的一般归责原则,是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的基础,,也是司法实践中处理侵权案件中适用的最普遍的归责原则。本文从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基础理论入手,通过对基本概念的分析,对过错责任原则的历史发展的回顾介绍,审视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以及对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件和问题的评析,以期对过错责任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有所认识。 本文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司法实践中侵权案例的案件情况及法院的裁判结果,并对案例中存在的分歧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即过错责任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本文的第二部分,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过错责任原则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并作了分析,得出过错责任原则是侵权责任归责体系中的基础和核心。本文的第三部分,对侵权责任立法现状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过错责任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的模式。本文的第四部分,对过错责任原则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运用作出分析。本文的第五部分,对案例中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过错责任原则 司法实践 运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D920.5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0
- 一、 关于侵权的案件及案件中反映出的问题10-13
- (一) 案件的基本情况10
- (二) 案件的审理情况10-12
- (三) 案件中的争议和分歧12-13
- (四) 问题的提出13
- 二、 过错责任原则概论13-20
- (一)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13-15
- (二) 过错责任原则的概念15-16
- (三) 过错责任原则的历史沿革16-18
- (四) 过错责任原则的地位18-20
- 三、 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立法现状以及司法实践中的问题20-22
- (一) 立法中关于过错责任原则规定比较简单20-21
- (二) 司法实践中存在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不准的问题21-22
- 四、 过错责任原则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22-25
- (一) 识别侵权行为的性质22-23
- (二) 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认定侵权责任的构成23-24
- (三) 举证责任的分配24
- (四) 民事责任的承担24-25
- 五、 对案例的分析25-26
- 六、 结语26-27
- 参考文献2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管莹;;侵权法在刑法领域中的形态与冲突[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李明发;;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李华;;医疗费用保险适用损失补偿原则之研究——兼评新《保险法》第46条的理解与适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张宗高;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不足与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高鹏;论共同危险行为之归责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麻芳;;学生伤害事故及法律责任浅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井奎;史晋川;张利风;;不确定性、破产与侵权事故的预防[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4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岳彩申;符勇;唐泽兵;;论中国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途径[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6 冯克乃;;利益均衡理论及其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7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闫立宏;岳帅伯;;贸易环境损害国际赔偿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俏;;浅析《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源的保护[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沈绿野;冯韵东;;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体系的建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晓宁;商标权限制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徐鹏;论传播技术发展视野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雅婷;医疗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若蓓;论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D];河北大学;2009年
3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认定相关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潘媛媛;我国残疾人生存权保护中政府职责的法律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小磊;海上船舶油污生态损害赔偿范围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7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07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