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汉代法律实践的诠释哲学思考——以引经折狱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8-27 14:09

  本文关键词:汉代法律实践的诠释哲学思考——以引经折狱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引经折狱 汉儒 汉律 本体论诠释学


【摘要】:引经折狱又名春秋决狱,是形成于汉代的一种司法方法。它以儒家经义(主要是《春秋》)作为评判案件的依据,强调原心定罪,在中国司法史上一度流行并影响深远。以现代眼光来看,运用西方盛行的本体论诠释学可以使这一中国古代的司法方法被更好地接受与理解。具言之:引经折狱的断案过程,可以视为司法官与立法者的两种不同的法律观点之间的视域交融;司法官为寻求裁判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依据,往往求助于特定历史背景下对典故的解释;在引经折狱中,汉儒的主体性与实在性得到了彰显并同历史情境之间产生了互动。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引经折狱 汉儒 汉律 本体论诠释学
【分类号】:D929;K234;D926
【正文快照】: 一、本土文化诠释学重述的合理性本体论诠释学是“西学”,是近当代西方人认识事物的一种观念与方法。1由于其形成并适用于西方,它自然承载着西方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异于东方固有的视野与语境,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一种研究路径、方法与观念运用于中国本土。换句话说,关注中国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梦晗;西汉诏令称引儒家经传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45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45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7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