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制宣传教育:从普法模式到公众参与模式

发布时间:2017-08-28 18:12

  本文关键词:法制宣传教育:从普法模式到公众参与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法制宣传教育 普法 公众参与 新媒体


【摘要】:传统的法制宣传教育遭受公众缺失模式、法学专业教育模式和媒介辅助模式的综合抵制,部分抵消和化解了普法宣传教育效果。公众参与模式通过建构公众在场模式、大普法模式和新媒体模式,提高普法宣传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法制宣传教育 普法 公众参与 新媒体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既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实 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30年来,我国法制宣传教育 无论是政府所推行的普法模式,还是学术界所探讨的精英模式,所强调的均为从传 者到受者的单向度传播路径,所追求的是强效果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于晓琪;浅谈目前法制宣传教育的误区[J];法学天地;1999年04期

2 李锡铭;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执行情况的报告——1995年12月26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5年08期

3 许国英;;法制宣传教育要重视效果[J];广州研究;1986年03期

4 史文清;;从实际出发推进法制宣传教育[J];学理论;1999年03期

5 严励;法制宣传的理性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0年10期

6 韩鸿;;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学的范式转换及其中国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的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01期

7 蔡诚;;努力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J];党校教学;198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正赋;;信息耗散模式与新闻真实性——兼论香农—韦弗“噪音”说和马莱兹克系统模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申从芳;;如何规避社会新闻煽情和猎奇的弊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邓学良;;传播框架中的模糊符号——“话语泡沫”在外交语言中的功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4 樊丽;;分类、优势与问题:电话广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研究[J];今传媒;2009年10期

5 詹正茂;杨建华;周杰;张行勇;;陕西科技创新工程大众传播策略研究——以“13115”科技创新工程为例[J];今传媒;2010年08期

6 施露;;人际传播中的变异现象分析[J];今传媒;2010年09期

7 刘莺莺;;新浪微博微话题议程设置内容分析[J];今传媒;2012年07期

8 蔡箐;;网络媒体生态危机的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6年06期

9 张微宁;;议程设置视域下的校园网络文化构建[J];才智;2010年21期

10 王雪s,

本文编号:748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48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4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