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庞德的法律文明观

发布时间:2017-08-31 05:36

  本文关键词:论庞德的法律文明观


  更多相关文章: 庞德的法律文明观 社会学法理学 社会组织形式 法律的理想要素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摘要】:庞德作为20世纪伟大的法理学家创立了社会学法理学,他对于文明的看法与其众多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他的利益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都是以他的法律文明观为起点的。他认为人类经过血亲组织社会到宗教组织社会再到政治组织社会的发展,分别经历以道德、宗教、法律为社会控制主要手段的三个阶段。这些都是为了继承、维系和发展人类文明而服务的,其间以法律为主要分析对象,讨论法律在不同时期的权威来源和地位。相应的他把的文明类型为道德文明、宗教文明和法律文明三个阶段。 本文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对庞德的法律文明观加以论述:第一部分是文章的背景及叙述结构,主要介绍庞德法律文明观的理论背景,阐明文明的概念和类型,简单说明研究现状和研究逻辑等方面。第二部分是对庞德法律文明观的梳理和重构,分析庞德法律文明观的理论来源和他的基本观点,并通过社会组织形式、法律的理想要素、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对庞德的文明观加以重构。第三部分是对庞德法律文明观的反思,阐述他的文明观对理解社会学法理学中的作用,并比较分析庞德、伯尔曼、韦伯的相关理论。
【关键词】:庞德的法律文明观 社会学法理学 社会组织形式 法律的理想要素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0-052;D90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文章背景及叙述结构10-16
  • 1.1 理论背景——庞德社会学法理学与文明类型10-13
  • 1.1.1 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社会学法理学10-11
  • 1.1.2 文明的类型11-13
  • 1.2 研究现状13
  • 1.3 研究方法13-14
  • 1.4 研究逻辑14-16
  • 第二章 庞德法律文明观的梳理与重构16-43
  • 2.1 庞德法律文明观的理论渊源16-17
  • 2.2 庞德法律文明观的基本观点17-19
  • 2.3 庞德法律文明观的三条线索19-20
  • 2.4 社会组织形式——从血亲组织到现代国家20-24
  • 2.4.1 血亲组织20-21
  • 2.4.2 宗教组织的建立和发展21-22
  • 2.4.3 宗教组织的衰落与现代国家的兴起22-24
  • 2.5 法律的“理想要素”——从道德的理想图景到法律的理想图景24-35
  • 2.5.1 道德文明下的法律理想要素27-28
  • 2.5.2 宗教文明下的法律理想要素28-31
  • 2.5.3 法律文明下法律理想要素的变化31-35
  • 2.6 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通过道德的社会控制到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35-43
  • 2.6.1 通过道德的社会控制37
  • 2.6.2 通过宗教的社会控制37-39
  • 2.6.3 宗教文明下的法律体系39-40
  • 2.6.4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40-43
  • 第三章 庞德法律文明观的反思43-51
  • 3.1 庞德法律文明观对理解社会学法理学的意义43-45
  • 3.1.1 文明为法律设定先决条件43-44
  • 3.1.2 文明是划分利益的前提和目的44-45
  • 3.2 阐释法律文明的三种理论之比较45-51
  • 3.2.1 庞德——社会工程理论45-46
  • 3.2.2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46-48
  • 3.2.3 马克斯·韦伯——“祛魅”视野下的法理型统治48-49
  • 3.2.4 三种理论的对比分析49-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7
  • 致谢57-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耀武;论庞德的法社会控制理论及其法治精神[J];大连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吴燕萍;;庞德社会控制理论对我国现阶段法治建设的启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蔡宝刚;;法律目的下的法律与道德——庞德的阐释及启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黄旭东;;文明概念辨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1卷)[J];河北法学;2006年12期

6 张忠利;论庞德的社会学法学思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6期

7 彭小瑜;中世纪西欧教会法对教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解和规范[J];历史研究;2000年02期

8 曹燕;;庞德法哲学视角下社会法之本原研究[J];法学论坛;2010年06期

9 吕世伦;程波;;转向“人法”的桥梁——托马斯·阿奎那法律思想的合理成份[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10 李艳艳;;当代国内外文明形态与文明类型理论研究述评[J];天府新论;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763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63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0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