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02:08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摘要】:现阶段我国依然是一个农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总数近80%的农业大国。虽然经过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日趋完善,但中国农民的法律意识相比较而言还很薄弱。可以说,若中国的农村法治化缺失,,那么整个中国的法治化就不能完成。我国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目前关于农民的法律意识还是问题多多,而一定社会的公民特别是乡土社会农民的高素质,是法律得以高效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所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首当其冲。 我国的农民正在经历着社会主义的转型阶段,与每一个历史阶段相比,无论是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革。在政治中,农村更加注重民主化,民主管理开始成为主要的管理体制,而以前的“二元制”政治体制很难再适应现在的农村社会发展步伐;在经济领域,早期的自然经济发展方式在很快消失,计划经济也已不否和现阶段的发展道路,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继续完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抑制着商品交换;在文化上,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越来越趋于信息化,而时代前进的脚步使得在农村社会中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现代的文化观念正强烈的冲击着落后的传统思想;在农村的法制建设上,也是本文重点描述的方面,不仅仅农民自身法律意识不足,同时,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农村地区的部分执法人员法律素养低。 我国法制建设正经历着两千多年延续下来的以儒家思想传统向现代社会的法治型转变。在现时代变革的浪潮推动下,农村社会已经开始了从人治走向法治的新道路。我国要完成整个国家的法治转型,首先就要先健全农村的法制化,这就需要有一条适合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转型道路。 本文立足于农村农民法律意识的水平提升为,通过研究当代中国农村法律意识的发展问题,突出总结当前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包括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时代造成的各方面发展上的不足,力图通过分析和研究,探索出帮助农民提升法律意识水平的有效路径,为我国的农村法律发展空间的拓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 本文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过程和进度,第二部分针对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法律意识的发展以及法律意识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则立足于我国当前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法律素养、法律信任、民俗研究等三个方面,讨论农村农民法律意识的缺失问题,第四部分为第三章,具体地讨论了造成我国农民法律意识存在问题的各种诱因,从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政治导向三个方面予以强调。第五部分则关注未来农民法律意识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存在的农民法律意识缺陷等问题,为其良好的发展导向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对策。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了陈述性总结。
【关键词】:农民 农村 法律意识 研究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0.0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选题背景11
- 1.1.2 选题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3 理论研究综述14-15
- 1.2.4 实证研究综述15-16
- 1.3 主要研究方法16-17
- 1.3.1 文献综述法16
- 1.3.2 中外比较法16-17
- 第2章 法律意识概述17-27
- 2.1 法律意识的涵义17-21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律意识的论述17-18
- 2.1.2 前苏联和俄罗斯法学家的观点18-19
- 2.1.3 我国关于法律意识概念的观点19-21
- 2.2 法律意识对农村法制发展的关键性作用21-24
- 2.2.1 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认识及相关概念21
- 2.2.2 法律意识的加强对农村法制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21-24
- 2.2.3 法律意识的加强对农民运用法律保障自身利益的影响24
- 2.3 农民法律意识建设对我国法制发展的长远影响24-27
- 第3章 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27-33
- 3.1 法律素养低27-28
- 3.1.1 整体素质有待提高27
- 3.1.2 民主政治意识淡薄27-28
- 3.2 农民缺乏时代性法律信仰28-31
- 3.2.1 法律信仰的缺失29-30
- 3.2.2 传统的鄙讼思想的影响30-31
- 3.3 民族习惯及民间习俗对法律意识的排挤31-33
- 第4章 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的成因33-41
- 4.1 经济原因33-34
- 4.2 教育原因34-37
- 4.2.1 农村法制教育和宣传缺位34-36
- 4.2.2 农民教育素质的缺失36-37
- 4.3 传统文化原因37-38
- 4.3.1 传统文化中情感与价值评价的影响37
- 4.3.2 等级宗法伦理文化对服从意识的影响37-38
- 4.4 政治原因38-41
- 第5章 解决农民法律意识问题的对策41-49
- 5.1 提高农民经济水平41-42
- 5.2 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42-44
- 5.3 加强农村法制宣传44-46
- 5.4 严格执法并公正司法46-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5
- 附录55-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飞;李庆连;;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秩序的确立——从农民法律意识谈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周忠学;;迁户并村背景下农民法律意识的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3 肖宗伟;;浅谈当前我国农民法治意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大舞台;2010年08期
4 王洪秀;;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的有效路径选择[J];调研世界;2010年06期
5 于莹;;浅析农民法律意识[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11期
6 王超强;倪晓一;季土元;;农民法律意识与法治建设进程[J];法制与社会;2012年10期
7 梁军;;我国农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培育[J];发展;2011年02期
8 王起友;贾立平;齐丽英;王伟;;对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问题的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年03期
9 梁锋;;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专题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杨祥彬;;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民法律意识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0年23期
本文编号:762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6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