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治中国、法治体系与法治国家的关系——一项关于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文案整理

发布时间:2017-08-31 11:13

  本文关键词:法治中国、法治体系与法治国家的关系——一项关于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文案整理


  更多相关文章: 依法治国 总目标 法治中国 法治体系 法治国家 同构性


【摘要】: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表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三个总目标: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是建设法治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关系,既可以从法治体系的构成要素入手进行勾勒和描述,也可以借助于手段与目标、路径与目的、过程与愿景、局部与整体、平台与任务等五对范畴进行解说和界定,而在本质上,两者之共通性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逻辑构成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描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全貌,同时,两者又各自具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功能和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同脉共振的品质。至于建设法治中国之所以又与这两者之间具有同构性,则是因为法治中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版",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过程。
【作者单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依法治国 总目标 法治中国 法治体系 法治国家 同构性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4GXS2D020)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地方法治与法治浙江研究”基金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地方法治研究中心基金资助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该《决定》同时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亮;;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从“建构理性主义”到“进化理性主义”——以中共十五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政治报告为分析基点[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2 刘武俊;;解读WTO时代的“法治中国”[J];改革与开放;2002年04期

3 张文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J];法学研究;2014年06期

4 袁曙宏;;奋力建设法治中国[J];求是;2013年06期

5 黄文艺;;对“法治中国”概念的操作性解释[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5期

6 韩大元;;简论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5期

7 刘红臻;;“法治中国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5期

8 喻中;;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体系[J];法学论坛;2014年02期

9 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求是;2015年01期

10 季卫东;法治中国的可能性——兼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解读和反思[J];战略与管理;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王彬;;悖论社会中的公共领域——评马长山《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3 李兰芬;中西方德治思想比较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2年06期

4 魏治勋;;论法律移植的理念逻辑——建构全球化时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行动方略[J];东方法学;2012年01期

5 王洪丽,桂梁;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许娟;;法律何以能被信仰?——兼与法律信仰不可能论者商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7 袁琴;;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性定位[J];大视野;2008年07期

8 陈慧慧;;权威的解释与解释的权威——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秩序的和平革命延展至法律解释共同体的司法姿态[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0年00期

9 王锋;张纬;;事实与规范之间——对法官解释的研究[J];法律方法;2003年00期

10 焦宝乾;;论法律解释的目标[J];法律方法;2005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邢成举;;文化网络与乡村治理的世纪反思——从一起风水事件谈起[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马文娟;;全面法治理念下我国公共治理体系的构建[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4卷第1辑[C];2014年

3 吴良志;;法院审判外衍生治理行为实证研究——从司法建议、白皮书到备忘录[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李影;中国警察刑事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朱凤义;转型中国法律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宋明;人民调解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魏治勋;禁止性法规范的概念[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全文;民事诉讼调解一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保民;论民间法的价值[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丁行正;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D];河南大学;2011年

3 王莹;“世俗理性人”的法治[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荻;论司法的合法性与法律商谈[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金波;论培养公务员法律信仰的重要性及其途径[D];郑州大学;2011年

6 王晓利;“零判决”现象的几点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李娜;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1年

8 方向新;行政诉讼调解机制构建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9 邢成举;风水信仰、地方性共识与乡村治理的文化网络[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欧顺芳;法律文化论的逻辑[D];广西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2 程波;;论法治秩序中的“公民美德”[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3 季卫东;中国法文化的蜕变与内在矛盾[J];比较法研究;1987年04期

4 何家弘;;论法官造法[J];法学家;2003年05期

5 冯志峰;;中国政治发展:从运动中的民主到民主中的运动——一项对110次中国运动式治理的研究报告[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6 喻中;;显隐之间:百年来的新法家思潮[J];读书;2013年08期

7 杨军;;官民矛盾步入显化期[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9年01期

8 唐皇凤;;新中国60年国家治理体系的变迁及理性审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5期

9 姚建宗;生活的场景与法治的向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10 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习近平;[N];人民日报;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以谦;清除人治障碍 建设法治国家[J];长白学刊;2000年02期

2 程宗璋;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要素[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王金堂;论法治的内涵及法治国家的实现[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王工厂,都泓泽;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般条件[J];学习论坛;2000年01期

5 贾敏;;民主政治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作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6 李步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J];山东人大工作;2000年02期

7 ;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树立人大权威[J];人民之声;2000年01期

8 张心泉;;目前我国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山东人大工作;2000年10期

9 陈玉珍;;建设法治国家应德法并重同施[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05期

10 郭延军;估量法治成本与建设法治国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贵明;;论精神文明与依法治国[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熊伟;;公共财政、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A];财税法论丛(第5卷)[C];2004年

3 叶尚_g;;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永强;;试论实现“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晓燕;;依法治国与党的执政方式的变革[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1年

6 高玮;;法治与科学社会发展[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7 姜延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几点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8 高军;;依法行政 构建法治政府[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9 刘铁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针——学习邓小平的法治思想[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10 张淑芳;;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法律建构[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薇薇;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今日信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实习生 许尚楸;权威解析三个“法治”为何要“一体建设”[N];法制日报;2013年

3 程海波;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光明日报;2013年

4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沈春耀;建设法治国家须打破“差序格局”[N];光明日报;2013年

5 本社记者 王国升;努力为建设法治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6 记者 周斌;推动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相互融合 为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N];法制日报;2013年

7 记者 刘军;四中全会是“依法治国”的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4年

8 刘太刚;法治国家的“良法”背景[N];法制日报;2003年

9 石国胜邋宋伟;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人民日报;2007年

10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 王胜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法制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张金来;依法执政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王玲;俄罗斯联邦法治化进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黄捷;论程序化法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7 李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博;简论我国法治国家的构建[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广;试论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D];湘潭大学;2005年

3 胡泽勇;公民的涵义、地位及其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探析与思考[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0年

5 陶庆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推进法治国家进程[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璐;论公民意识与法治建设[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7 张冲;公民法治素养的现状及培养路径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祝琳;转型时期俄罗斯法治的构建与发展[D];安徽大学;2011年

9 李清;试论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想及其当代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文;社会主义与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本文编号:765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765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