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边沁社会改革理论中的立法者

发布时间:2017-09-15 03:38

  本文关键词:论边沁社会改革理论中的立法者


  更多相关文章: 主权 立法者 终极立法者 作为社会体系的法律


【摘要】:“人”的发现导致了“上帝之死”。人类必需在人的基础之上的建造以人为中心的新秩序,故此“人”就成了法律的起点和目的。这就是社会契约论开创的道路,然而她没有找到现实此岸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边沁必须在霍布斯开创的起点上重新寻找通往理想的道路。故此,边沁的功利原理不仅是对社会契约论的否定,更是对主权原则的扬弃。边沁要以功利原则为工具构建新的法律体系。 边沁要建立的国家是以法律为基础的政治共同体,因而它的最高权力的行使者就是立法者。后来边沁又把国家权力分为建构权和实施权,于是国家的权能又一次被重构,社会成为终极的立法者,变成了共同体的构建性权威。原先行使全部国家权力的政府仅仅拥有实施权,实施权又被分为最高立法权和最高执行权。最高立法权在国家政治领域居于最高地位,执行权从属于立法权。社会成为了权力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 这样,法律被最终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即针对民众的普通法律和针对统治者的特别法律(宪法)。这两个体系分别有自己的立法者,普通法律的立法者是终极立法者的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前者须经后者的授权,接受后者的监督和控制,要遵循后者设定的原则,符合后者的利益。为此,边沁设置了宪法、政治、社会等多种手段,确保立法者不背离其设立的目的。边沁理论中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既包括政府对社会的规制,也包括社会对政府的控制。边沁的改革理论是终极立法者的哲学,通过立法者对终极立法者(社会)的依附和互动,应然之法与实然之法最终合二为一。
【关键词】:主权 立法者 终极立法者 作为社会体系的法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引言6-8
  • 2 立法者之语境8-12
  • 2.1 经济与政治的分离趋势8-9
  • 2.2 人的发现与文艺复兴9
  • 2.3 政治重构与宗教改革9-11
  • 2.3.1 世俗政治与神学政治的分离10
  • 2.3.2 宗教改革对此问题的回应10-11
  • 2.4 君权神授与君权人授的变奏11-12
  • 3 立法者之早期构建12-17
  • 3.1 霍布斯对立法者的理论构建12-14
  • 3.2 洛克对立法者的理论构建14-15
  • 3.3 卢梭对立法者的理论构建15-17
  • 4 立法者的使命17-26
  • 4.1 功利理论的兴起和对社会契约论的挑战17-19
  • 4.2 立法者的使命与功利原则19-26
  • 4.2.1 功利原则与法律(社会契约)的建构19-23
  • 4.2.2 立法者如何通过法律进行统治(管理)23-26
  • 5 作为社会系统的法律:终极立法者对立法者的控制26-37
  • 5.1 对立法者的伦理(宪法)控制26-31
  • 5.2 对立法者的政治控制31-35
  • 5.3 对立法者的社会控制35-37
  • 6 结论37-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强昌文;;权利:社会公平的“阿基米德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钱广荣;;道德悖论现象之“恶”及其认识论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张万军;赵友新;;儒家伦理量刑观与当代伦理量刑要素法定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邓洪禹;16~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观念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孙绍伟;张明;;关于环境保护法立法完善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蔡保兴;;论荀子“礼”与霍布斯“约”思想之异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陈广计;;当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芜湖市基层院为视角[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陈新生;金石;;检察机关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高继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几个关系[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6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陈屹立;;严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实证主义的视角[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李有学;汪来杰;;国家与政党:工具性选择与均衡性调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伟清;;社会公德:范围与特征[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10 戴茂堂;李家莲;;当今国内伦理学史研究的情感缺失[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9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文洁;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9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嘉杰;商业贿赂司法解释若干问题评析与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宋磊;我国死刑执行制度中若干争议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卢苇;我国死缓适用标准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周强智;校园暴力视野下的校园警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婧;不作为犯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54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54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a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