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经学中的整全法结构

发布时间:2017-09-15 17:00

  本文关键词:经学中的整全法结构


  更多相关文章: 经学 整全法 价值法理学 价值论证 经义决狱


【摘要】:经学是古典中国价值论证的元语言,应当重建基于经学的法理学,以提供"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德沃金的整全法理论是价值法理学的主要替代理论之一。经学体系中隐含了与整全法类同的价值理论结构,"礼"与"仁"、"理"与"势"、"心"与"意"六个核心概念及三组关系,正对应着价值法理学的三个核心问题:价值论证起点、价值权力关系、价值论证方法。可以基于这一基本框架进一步阐发,以发展一套替代性的价值法理理论。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经学 整全法 价值法理学 价值论证 经义决狱
【分类号】:D90;B21
【正文快照】: 1参见陈壁生《经学的瓦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一书的相关论述。一、导论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并基于五经获取国家统治权的正当性,经学在两千年间成为中国人价值论证的元语言。经学对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同时是本体和方法意义上的:通过对若干古典文本的竞争性解读,历代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苏力;也许正在发生——中国当代法学发展的一个概览[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2 许章润;;汉语法学论纲——关于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识学、价值论和风格美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J];政法论坛;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志如;;试论法官与法学家的关系——以美国为语境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凌斌;;立法与法治:一个职业主义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3 张守文;;论经济法学的特异性范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沈玉忠;;法学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田飞龙;;本土资源与法律多元——重读苏力之《法治及其本土资源》[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02期

6 王群红;;重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情理法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6期

7 尚海涛;;会通赔命价制度与恢复性司法之可能性[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吕德文;;中国研究三十年[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9 王丰;胡旗保;;论中国启蒙性法理学的缺陷与修正[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刘拥华;;对本土资源论及其“理性人”假设的批判性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林彬;李胜兰;;法律经济学课程设计比较研究(研究报告)[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素文;李松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文献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赵玉增;;从主体视角看法律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光宇;马凌;;论完善经济立法[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方林;;论董必武的法学研究范式[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6 孙国华;方林;孟强;;论董必武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范式[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三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3 崔聪聪;日本电子记录债权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张维新;中国古代法制史学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亚南;分析实证语境下反垄断复合法律关系的法理反思[D];吉林大学;2012年

6 金勇;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资琳;契约制度的正当性论证[D];吉林大学;2006年

8 曾志平;论军事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魏治勋;禁止性法规范的概念[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U喎,

本文编号:857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57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c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