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问亲邻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1:44
本文关键词:古代先问亲邻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先问亲邻制度 影响及启示 优先购买权理念 法治现代化 现实因素和历史借鉴
【摘要】:“先问亲邻制度”从最初到宋元时期经历了从民间习惯上升为法律的过 程。但是,在明清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对此制度进行明确规定,尤其是在清 代,甚至对亲邻的优先购买权持消极的否定的态度。然而,此制度经过上百 年上千年的传承在民间已经根深蒂固,作为交易习惯一直沿用到了民国时期。 通过对古代先问亲邻制度历史沿革的剖析和相关的实证法研究,对“古代先 问亲邻制度"的影响及启示进行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先问亲邻制度”呈现了衰退的 迹象,其在现代生活中很少再发挥作用。虽然古代先问亲邻制度的内容在现 代很少应用,但其中所体现的优先购买权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其合理性对现 代社会仍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法理价值及制度价值,特别是对现代优先购 买权制度仍然意义重大。法制现代化的进行中,在我国建立统一的优先购买 权制度,具有深刻的现实因素和有利的历史借鉴,坚持在法治规律的前提下, 将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统一与我国具体的国情相结合势在必行。
【关键词】:先问亲邻制度 影响及启示 优先购买权理念 法治现代化 现实因素和历史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古代先问亲邻制度概述9-13
- (一) 古代先问亲邻制度的定义9
- (二) 古代先问亲邻制度的历史沿革9-13
- 1. 先问亲邻制度的发端一五代之前9-11
- 2. 先问亲邻制度的发展时期——宋元11-13
- 二、古代先问亲邻制度的具体实践及应用——基于判词和敕令的实证分析13-16
- (一) 判词中的先问亲邻制度规定13
- (二) 敕、令中有关的先问亲邻规定13-14
- (三) 基于判词、敕令的实证分析14-15
- 1. 古代先问亲邻制度的静态描述14
- 2. 古代先问亲邻制度的动态发展14-15
- (四) 古代先问亲邻制度的影响15-16
- 三、古代先问亲邻制度的合理性16-20
- (一)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其存在的经济基础16
- (二) 特殊的社会组织形态是其存在的社会原因16-17
- 1. 以血缘关系为主兼有地缘关系的社会组织形态16-17
- 2. 执行国家的政策多是以相应的社会组织为单元进行17
- (三) 家族利益首位的历史传统17-18
- 1. 宗法制度文化17-18
- 2. “父权”文化18
- (四)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18-20
- 四、古代先问亲邻制度的现代价值分析20-26
- (一) 社会价值:有利于减少纠纷,稳定社会秩序——以租赁合同法为例进行剖析20-22
- 1. 明确了主体的顺位20
- 2. 有利于消减冲突20-21
- 3. 有效防止第三人的介入21
- 4. 有利于尽物其用21-22
- (二) 法理价值22-24
- 1. 先问亲邻制度中所体现的优先购买权理念与现代民法当中所有权所具有的的绝对性并不违背22
- 2. 与意思自治原则不谋而合22-24
- (三) 制度价值——现代优先购买权制度24-26
- 结语26-27
- 参考文献27-29
- 致谢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楠;宋代的私有田宅纠纷——以亲邻法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2 刘云生,宋宗宇;中国古代优先权论略——概念·源流·种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申卫星;我国优先权制度立法研究[J];法学评论;1997年06期
4 刘文娟;优先购买权的立法比较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郭明瑞,仲相;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应当设立优先权制度[J];中国法学;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862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6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