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中国古代的君权专制体制最早确立于秦汉,唐宋时期渐趋强化,至明清时期,君权达到极端膨胀。中国古代君权专制政体的确立和强化,从积极方面看来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促进民族之间融合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君权的强化也带来了君主肆意等弊端,因此君权制约问题一直是中国帝制政治体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儒家的民本论、天谴论等主张为中国古代君权制约提供了思想基础,以此为依据,以天道、道统及臣权制约君权成为帝制时代各个王朝普遍的政治实践,这些措施对于限制君主肆意行使权力,维护正常的政治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贵精华。 本文全文共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探寻中国古代君权强化的历史,论述中国古代君权如何逐步强化,并在封建君权时代末期达到顶峰。第二章,讨论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相关理论:民本论、君主无为论、天谴论、无君论和君臣共治论等。第三章,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分析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途径和方式。第四章,通过与西方经验进行比较,研析中国古代君权制约方式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以古鉴今,对于中国当代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一些有益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君权制约 天谴论 无君论 君臣共治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引言8-9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理论与实践9-14
- 第一节 秦汉君权专制体制的确立9-10
- 一、 秦朝君权专制政体的建立9-10
- 二、 汉朝君权专制政体完善10
- 第二节 唐宋君权的渐趋强化10-12
- 一、 唐朝君权专制政体的渐趋成熟10-11
- 二、 宋朝君权专制政体的渐趋强化11-12
- 第三节 明清君权的膨胀12-14
- 一、 明朝君权专制政体的强化12
- 二、 清朝君权专制政体的极端强化12-14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理论14-21
- 第一节 先秦君权制约理论的产生14-16
- 一、 民本论14-15
- 二、 君主无为论15-16
- 第二节 秦汉以后君权制约理论的发展16-21
- 一、 天谴论16-18
- 二、 无君论18-19
- 三、 君臣共治论19-21
- 第三章 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途径与方式21-31
- 第一节 天意制约21-22
- 第二节 道统与祖训规制22-24
- 一、 道统制约22-23
- 二、 祖训规制23-24
- 第三节 以臣权制约君权24-31
- 一、 君臣共议政事24-27
- 二、 言谏与封驳制度27-30
- 三、 史官直笔30-31
- 第四章 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有效性与困境31-37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有效性31-33
- 一、 有为君主的自我约束31-32
- 二、 君权的外力制约32-33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困境33-37
- 一、 君权肆意-专制政体的必然33-34
- 二、 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理论缺陷34-35
- 三、 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实践困境35-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良;中西近代早期民权思想之比较[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潘雁飞;封建社会君臣和谐张力的失衡与重构——《世说新语》“宠礼·元帝正会”考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3 邵方;;儒家民本法律思想探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刘志琴;早熟而不成熟的思想启蒙[J];开放时代;2004年06期
5 甄建均;;近代中国权利意识的发萌及其发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J];中国法学;1996年05期
7 王志中;从君权的式微看近代以来政治思想的大变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8 王志华;略论中国古代君权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J];政法论坛;2001年05期
9 徐燕斌;;天道观念下中国君权的合法性建构——基于礼的视角[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林乾;;从“法与天下共”论传统中国法权与君权的关系[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一平;;当代中国环境法在伦理回归中的理念重建[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谢兵良;;弘扬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A];湖南省领导科学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程方平;;略论中国教育的重要传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培友;;“和”、“和谐”与“和平”思想及其演变轨迹[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刘笃才;;中国古代判例考论[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6 赵继伦;;《墨经》所呈现的中国古代思维方式[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7 钟祥财;;中国古代田制及其政策思想的演变[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8 张保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初探[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9 陈光;;“造化随顺”的思想背景——松尾芭蕉的“造化随顺”与中国古代自然观[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10 李平;;虚静·养气·神思——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现代阐释[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风;权力的边界[N];吉林日报;2006年
2 周天;君权制约理论出自儒家[N];检察日报;2003年
3 周天;中庸之道与君权制约[N];检察日报;2003年
4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易中天;从君权到民权[N];经济观察报;2009年
5 周天;封建臣权制约的先天不足[N];检察日报;2003年
6 刘东超 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警惕儒学成为“不容碰撞”的意识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曾德雄;道德处方当如何开出?[N];南方周末;2007年
8 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N];学习时报;2004年
9 周天;秦皇朝的法家专制思想[N];检察日报;2003年
10 ;中国古代体育有哪些迷人之处[N];北京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艳红;唐代君权与皇族地位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张亲霞;先秦儒家君权思想的历史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侯长安;公私视域下的明末政治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郭丰秋;审判查理一世与英国君权观的变化[D];武汉大学;2011年
7 谢永宽;中国传统政治的文化解读[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9 王强;货殖名物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10 王义保;专制主义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毅;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理论与实践[D];烟台大学;2013年
2 王涛;宋代御史台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韩冰;中国传统政治物化现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文英;试论董仲舒的天人观[D];吉林大学;2005年
5 毛波;春秋晋国军权变化与君权衰落[D];四川大学;2005年
6 伍纯初;宋理宗亲政时期的君权与相权关系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杜斌;乾隆朝督抚贪赃案件的司法运作与君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森鑫;东晋君权与强权政治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大飞;贞观时期娞官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胡兴珠;论春秋时期齐国君权与卿权的斗争[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71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7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