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铮的建国宪政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1:17
本文关键词:徐树铮的建国宪政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徐树铮 民国初期 政治活动 建国诠真 建国宪政思想
【摘要】:徐树铮是从封建王朝转向共和宪政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作为段祺瑞的心腹和智囊,徐树铮在皖系军阀中可谓是呼风唤雨、权势熏天。作为“三造共和”的幕后人,他还收复外蒙,保全了国家的版图,并且随其个人思想的后期转变,还积极联合并襄助孙中山,推进了民初革命的进程。而其建国宪政思想更是在《建国诠真》一书中进行了系统而又不失先进性地论述,其中包括对国家宪政体制、央地关系、吏制治理、经济建设、军政财政、文化教养、法律法规、邦交治边等重要问题的主张和独特见地。从其一生来看,徐树铮虽然囿于思想的局限,为了派系利益之争为害过人民,但他深刻地影响了民初共和的历史进程,积极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建国宪政建设的事实和历史功绩也是不可否认的。然而令人倍感不解的是:时至今日,这样一位历史人物却被淹没在中国法制史中,不被人们知晓。本文通过挖掘徐树铮政治活动史实及其主要著作《建国诠真》一书,研究其建国宪政思想,以期还原历史真相,镜鉴近代建国宪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也希望能对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尤其是建国宪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徐树铮 民国初期 政治活动 建国诠真 建国宪政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09.2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引论10-11
- 第一章 、徐树铮的生平及主要政治活动11-20
- 一、青少年时代11
- 二、“三造共和“的幕后人11-14
- (一) 逼清帝退位,一造共和11-12
- (二) 反袁称帝,再造共和12-13
- (三) 阻张复辟,三造共和13-14
- 三、助波“武力统一”14-15
- 四、掌权安福系15-17
- 五、收复外蒙,治理边疆17-18
- 六、联合孙中山,襄助民主革命18-20
- 第二章 、徐树铮的建国宪政思想20-29
- 一、以行动见其建国宪政思想20-21
- 二、从《建国诠真》中看徐树铮的建国宪政思想21-29
- (一) 国家统一至上21-22
- (二) 分权原则22-24
- (三) 治吏思想24-25
- 1、主张严格官吏选用24
- 2、加强官吏培养和监督24-25
- 3、主张高薪养廉25
- (四) 提倡重视教化25-26
- (五) 强调发展国民经济26-27
- (六) 提出治理军政与财政的方略27
- (七) 重视治边与侨务工作27-28
- (八) 重章制,国有序28-29
- 第三章 、徐树铮建国宪政思想的主要特点29-31
- 一、儒家文化为灵魂29
- 二、重经史之训29-30
- 三、政治大一统——建国宪政思想的红线30
- 四、安民固国——建国宪政思想的宗旨30-31
- 第四章 、徐树铮的影响和历史地位31-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37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长河;孙中山在反直斗争中与徐树铮的交往[J];安徽史学;1998年02期
2 吕茂兵;徐树铮与安福俱乐部[J];安徽史学;1996年04期
3 蒋旭;;从《建国诠真》看徐树铮的政治思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郦千明;;北洋枭雄徐树铮[J];文史天地;2010年10期
5 王景斌;孙中山的均权主义与地方自治思想评析[J];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06期
6 吴翔;陈国忠;易良剑;;徐树铮与段祺瑞的“首造共和”[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7 郭剑化;试论徐树铮的历史功绩[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君;评北洋天枭徐树铮[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75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75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