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侵权法上的动物侵权责任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18 14:37
本文关键词:美国侵权法上的动物侵权责任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动物侵权责任 种类区分 责任承担者 归责原则 抗辩事由
【摘要】:动物侵权责任作为特殊侵权责任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十章对其作了专章规定,但法律规则在适用中仍存在各种问题,需要作一定的解释和限定。本文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是否需要区分动物的种类;动物流转关系中责任承担者如何确定,特定情形下所有人与占有人应如何分配责任;我国对于动物侵权的严格责任在案件适用上是否有必要考虑主观故意;除了我国现行的“受害人故意或重大过失”以外,能否考虑其他抗辩事由;怎样理解《侵权责任法》第84条。本文通过考察美国《侵权法(第二次)重述》及《侵权法(第三次)重述:物质损害与精神损害》中关于动物侵权责任的规定;对比我国现行规定,进行分析;结合不同法系的语境,,对争议问题进行归纳探讨;最后得出具体结论。我国侵权责任法上的动物指饲养动物,但从立法体系的完整性以及野生动物侵权的现状来看,未来法律应当将野生动物归入侵权责任法的范围。动物侵权责任的承担者——饲养者或管理者,应依照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通常应当由实际控制人承担责任。一般情行下,动物造成损害需承担严格责任,这种损害应限制至动物的特定种类的习性所到导致的损害。严格责任框架下,可以参考动物饲养者或者管理者是否具有主观故意来确定赔偿数额。严格责任的抗辩事由除了法律所规定的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还考虑“受益行为”理论,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可区分适用。而第84条可视作对饲养动物的社会责任的规定。
【关键词】:动物侵权责任 种类区分 责任承担者 归责原则 抗辩事由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71.2;DD91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 问题的提出9-13
- (一) 动物的种类区分9-10
- (二) 责任承担者的确定10
- (三) 归责原则的争议10-11
- (四) 抗辩事由的可行性11
- (五) 第 84 条的解释适用11-13
- 二、 美国侵权法上的动物侵权责任13-38
- (一) 动物种类的区分13-18
- 1. “家畜”范围的界定14
- 2. 野生动物的判断标准14-16
- 3. 驯养动物的判断标准16-17
- 4. “动物”特殊问题讨论17-18
- (二) 责任承担者的确定18-21
- 1. 通常情形下的责任承担者18-19
- 2. 动物关系流转致使责任承担者的变化19-21
- (三) 归责原则及责任构成21-33
- 1. 动物侵入引起的责任21-25
- 2. 野生动物的责任25-28
- 3. 驯养动物的责任28-33
- (四) 严格责任的抗辩事由33-38
- 1. 共同过失与比较过失33-34
- 2. 自担风险34-35
- 3. 受益行为35-36
- 4. 法律及公共义务赋予的特权行为36
- 5. 进入土地的人的身份区分36-38
- 三、 中美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与借鉴38-53
- (一) 动物的范围及分类38-40
- 1. 野生动物致害的赔偿依据38-39
- 2. 饲养动物的危险程度区分39
- 3. “动物”的特殊问题探讨39-40
- (二) 责任承担者的确定40-43
- 1. 通常情况下的责任承担者40-41
- 2. 动物关系流转致使责任承担者的变化41-43
- (三) 动物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构成43-47
- 1. 现行法律的规定43
- 2. 二元归责原则的适用43-45
- 3. 争议问题探讨45-47
- (四) 抗辩事由47-51
- 1. 现行法律上的抗辩47-49
- 2. 争议问题探讨49-51
- (五) 第 84 条的理解适用51-53
- 四、 结语53-55
- 参考文献55-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7-58
- 致谢58-59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厚峰;野生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6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7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