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本质特征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本质特征
【摘要】: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已经形成。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的法治道路;由执政党直接领导和推进的法治道路;突出依法执政的法治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并吸取人类其他法治有益经验的法治道路。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道路 本质特征
【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项目:人大代表履职问题研究(14K024) 最高人民检察院项目:行政检察监督与行政诉讼法修改(GJ2013D02)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法治道路的选择对于一国法治的实现至关重要,对我国也不例外。世界各国的法治道路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都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既有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模式,也有自下而上的社会自然演进模式;既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发展模式,也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发展模式;既有法国及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志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要动因[J];时代法学;2009年03期
2 李龙;;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纪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入宪十周年[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周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几点认识[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06期
4 崔志鹰,徐漪;试论韩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变革[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03期
5 黄硕;张德淼;;中国法治理念的时代演进——以改革开放为主线[J];求索;2013年04期
6 陈云良;汪湛;;法治中国的节点——2012年中国法治进程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徐刚;道德支持法治的历史反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吴从环;;论中国法治建设的内在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易凤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行政法治的价值契合[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石茂生;吴礼宁;;论法治建设中的信仰危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杨丽娟;;当代中国法治“表层化”原因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刘立明;;法治生态论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宋惠昌;;论宪法原则[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9 李德勇;法治保障“三个代表”在行政领域的实践[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李语嫣;王聪;;超越公力救济中心主义——读《论私力救济》[J];研究生法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鲲;;司法审查制度探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剑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五四宪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巧燕;信息化视角下纳税服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于语和;中国礼治与西方法治之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步文;侦查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汤唯;法社会学在中国[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6 吉涛;第三部门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尹丽华;刑事上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李春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豆星星;修宪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2 吴迎军;论法治理念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刘大维;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制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徐姣;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李兰;公民意识对我国法治社会建构的作用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闻文;市民社会语境下中国法治的建构[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若炜;我国海关基层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复旦大学;2011年
8 何莎;我国环保非政府组织的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刘雅楠;论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民私权利的保护[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10 姜雷;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理性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激涛;;协商民主:中国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张帆;吴大华;任忠臣;;国内外社会法治化管理方略及借鉴[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约翰·W·海德;李松锋;;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法治[J];比较法研究;2013年02期
4 陈文华;;当前中国司法改革的路径思考[J];河北法学;2007年11期
5 陈云良,彭中礼;2004年中国法治进程分析及2005年展望[J];时代法学;2005年01期
6 黄文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法治——以形式法治概念为基准的考察[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7 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法学研究;1996年06期
8 马长山;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J];法学研究;2001年03期
9 刘作翔;徐景和;;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2006年03期
10 袁曙宏;;在新的历史起点谋划和推进法治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桂林;中国法治道路[J];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李志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主要动因[J];时代法学;2009年03期
3 杨亚佳;;中国法治道路的模式、理论与原则[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乔子愚;;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法制与社会;2011年09期
5 赵冬梅;;档案法治道路越走越宽[J];黑龙江档案;2012年04期
6 孙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03期
7 袁剑英;法治道路的中国化探索[J];长江论坛;2000年04期
8 郭学德 ;中国的“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及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J];学习论坛;2000年08期
9 郭学德;试论中国的“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10 郭学德;试论中国的“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及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汉大;;政治与法律的良性互动——英国法治道路的成功经验[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2 熊先觉;;董老对“法治”和“法制”的界定与使用——兼论我国法治道路的曲折与艰辛[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俊勇;在法治道路上不能停步[N];联合时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卢建宁 许丹婷;沿着民主法治道路阔步前行[N];广西日报;2014年
3 记者 刘子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N];法制日报;2014年
4 冯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原则性与现代性[N];学习时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殷泓 王逸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N];光明日报;2014年
6 本报评论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N];经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李亚彬 姚晓丹 通讯员 韩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N];光明日报;2014年
8 李君如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N];解放日报;2014年
9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N];新华日报;2014年
10 宁夏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 陈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N];宁夏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艳萍;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中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扬;中国法治道路的选择[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进;中国法治建设道路的检讨、选择与出路[D];江苏大学;2007年
3 周丽;社会变革·法治进程·法治道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76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76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