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宪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18 20:52
本文关键词:孙中山宪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不仅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伟大领袖,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国家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他立足中国国情,汇通中西,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具有近代色彩的宪政架构和治国方略。 宪政理论是孙中山关于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他所主张的民主共和国的有力手段与途径,他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权能分治”、“直接民权”等在我国宪政建设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因此,剖析孙中山宪政理论,有助于我们解读中国近代以来宪政建设的发展。 本文试图从孙中山宪政思想中关于“权”与“能”的设计入手,着重分析孙中山宪政思想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其思想在理论上的不足和政治实践中的不充分,最后结合其宪政思想所蕴含的价值对当代中国的民主宪政建设提出借鉴。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历史沿革。 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孙中山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即“权”“能”分开、人民有“权”、政府有“能”、以“权”制“能”。它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原则,以五权宪法为实施模式,以对民主与效能进行平衡为目的,力图通过“革命程序论”使其宪政理论得到实施。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孙中山宪政思想理论指导下的宪政实践. 第四部分通过分析对孙中山宪政理论进行评析,着重阐述了他理论存在的主要缺陷以及产生的影响。 第五部分阐述了孙中山宪政思想对我国当前宪政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孙中山 政权 治权 五权宪法 三民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09.2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2
- 一、孙中山宪政思想概述12-17
- (一) 孙中山宪政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2-13
- (二) 孙中山宪政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13-15
- (三) 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发展及完善15-17
- 二、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基本内容17-22
- (一) “权”与政权18-20
- (二) “能”与治权20-22
- 三、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实施22-28
- (一) 孙中山关于建国的程序论22-23
- (二) 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具体实践23-28
- 1、多方势力碾压下的军政23-24
- 2、个人独裁和专政下的训政24-27
- 3、未完成的宪政27-28
- 四、孙中山宪政思想的评价28-32
- (一) 孙中山宪政思想的进步性28-29
- 1、立足国情,顺应世界潮流28
- 2、真正实践“主权在民”28-29
- 3、“权”对“能”的有限制约29
- (二) 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局限性29-32
- 1、政权与治权不对等29-30
- 2、党权凌驾于政权之上30-31
- 3、五权之间欠缺制约机制31-32
- 五、孙中山宪政思想的当代价值32-34
- (一) 政权:我国民主制度的启蒙和镜鉴32-33
- (二) 治权:选官制度之良与权力配置之殇33-34
- 1、为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提供参照33
- 2、为当代中国公权力的配置提供教训33-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3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小花;;浅评孙中山宪政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9年03期
2 刘会军;李晔晔;;孙中山宪政思想中几个问题的辨析[J];民国档案;2012年01期
3 关威;孙中山五权宪政思想初探[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4 夏泽祥,钱昕;孙中山宪政思想述评[J];山东法学;1998年02期
5 冀满红,白文刚;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及其实践[J];史学月刊;2002年05期
6 孙宏云;;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研究述评[J];史学月刊;2007年11期
7 谢儒弟;孙中山思想与中国的民主宪政[J];团结;200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德峰;论孙中山党治思想对国民党宪政实践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77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87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