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直接民意、间接民意及司法应对—分类学视角下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再审视

发布时间:2017-09-25 05:36

  本文关键词:直接民意、间接民意及司法应对—分类学视角下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再审视


  更多相关文章: 大词法学 直接民意 间接民意 联名信 网络评论


【摘要】:司法与民意的传统研究容易陷入"大词法学"的困境,问题症结就在于对民意的看法太过粗糙,尤其是缺少民意概念的语境分析和民意面相的学术分类。为走出困境,需要将司法语境下的民意界定为"部分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就某一司法问题表达的意见",同时考量关注对象、表达内容、表现方式等综合标准将民意划分为"直接民意和间接民意"。无论是直接民意还是间接民意,都与司法分享两个层面的合理性:一是价值合理性,二是冲突合理性(必然性)。司法与民意的良性互动有基础的理论支撑,基于各自特点,对于直接民意,需要建构一套机制化的、可操作的回应模式,重在积极回应,主要是微观层面的构建。对于间接民意,需要建构一套整体的系统的机制性策略,重在能动应对,主要是中观层面的构建。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关键词】大词法学 直接民意 间接民意 联名信 网络评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法治体系建构下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适用实证研究”(15BFX014)
【分类号】:D90-05
【正文快照】: 司法与民意似乎是一个永恒话题。特别是在“诉讼社会”的大背景下[1],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实践层面缺乏良性应对举措——回应意识不强,沟通渠道不畅,应对水平不高;理论层面陷入“大词法学”的困境——重理论推演轻实证调查,重宏观价值轻微观技术,重理想方案轻现实运作。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波;;论法治秩序中的“公民美德”[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2 刘玫;张建英;;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搜查要件之分析研究——比较法视野的考量[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3 张步文,刘仲秋;辩护权三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逄志龙;;学生宪法权利及其保障[J];研究生法学;2002年04期

5 石聚航;;论刑事诉讼法的可诉性[J];财经政法资讯;2011年05期

6 高晓雁;卫守宇;;道德建设是构建法制社会的重要基础[J];道德与文明;2005年06期

7 蒋传光;;良法、执法与释法[J];东方法学;2011年03期

8 温晓莉;;法律范式的转换与法律虚拟[J];东方法学;2012年02期

9 蔡从燕;律师角色的转换与法治的可持续发展[J];东南学术;2003年05期

10 黄文艺;法律职业话语的解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硕;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D];上海大学;2011年

2 刘洋;论司法权的社会功能[D];吉林大学;2012年

3 黄娟;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理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张步文;侦查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张旭勇;行政判决的分析与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王月萍;公法现代化的一般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丁国民;法治“三农”[D];中南大学;2004年

9 简海燕;媒体报道司法活动的法律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段文波;要件事实的基础[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华;民意与司法独立原则的冲突与协调[D];山东大学;2010年

2 游俊豪;论社会舆论对量刑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3 孟雪;醉酒驾驶行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洪洋;民意与司法的纠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林兵;寻求民意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吉林大学;2008年

6 郜占川;民意对量刑的影响考量[D];兰州大学;2009年

7 陈晓梅;司法语境中的民意考量[D];烟台大学;2009年

8 童冀霄;论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D];暨南大学;2010年

9 蔡春雪;关于宪法第126条的解读[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马璐巍;人民法庭制度辨析[D];青岛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猛;;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以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司法过程为例[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2 刘作翔;;司法和谐:目的还是手段?[J];人民司法;2007年09期

3 许可;;大众司法、司法民主与司法正当性重建[J];理论观察;2009年05期

4 杨建军;;“司法能动”在中国的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侯佳媛;;媒体与司法的冲突形成及解决之道[J];今传媒;2010年01期

6 周峗;;司法能动性与司法能动主义[J];政法论坛;2011年01期

7 刘孔中;王红霞;;台湾地区司法改革60年:司法独立的实践与挑战[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8 高晶;袁俪荣;;“能动司法”研究发展轨迹分析[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9 周峗;;让舆论按照司法逻辑“出牌”[J];青年记者;2011年31期

10 刘武俊;;司法政策的基本理论初探[J];中国司法;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昃晶雯;;“社会问题司法化”背景下的司法价值选择及路径探索[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唐玉沙;;“反差”背后的思索——负面司法舆论下的法院形象重塑[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3 沈君;王静静;;个案民意的司法适用——以裁判方法和制度控制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乔素玲;;董必武司法观论略[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5 公丕祥;;董必武司法思想述要[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6 陈晓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论刑事司法双轨制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杨华;;环境司法中的法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晓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刑事司法制度——论刑事司法双轨制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9 王洁;;司法亚文化的生成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李书琴;郭平珍;;坚持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践行司法为民宗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杜豫苏 赵旭忠;司法良知:构筑司法公正的灵魂和根基[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游伟;期待“两会”中司法议题的真知灼见[N];法制日报;2010年

3 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孙海龙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高翔;司法与学术的对话[N];人民法院报;2012年

4 朱明 郭富民;让司法数据活起来[N];人民法院报;2014年

5 孙启福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贯彻群众路线 践行司法为民[N];人民法院报;2014年

6 林航宇;“司法公关”不值得提倡[N];北京日报;2007年

7 张庆飞;规范司法行为 促进司法公正[N];长白山日报;2008年

8 戴丽娟 翟敏;深入持久全面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N];江苏法制报;2009年

9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张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 林筱发 徐双桂 河南省长葛县人民法院 葛梅安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 夏燕;深化司法改革 推动工作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路平;司法失信的救赎与“能动司法”的限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雅云;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4 白雅丽;司法的角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凤鸣;清代州县官吏的司法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张晓峰;法官权力论[D];吉林大学;2007年

8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三利;法院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牛传勇;中国少年司法的传统土壤与近代萌生[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静;关于加快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2 邢纪安;司法改革的法理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3年

3 许杰;论能动司法及其限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振华;能动司法的反思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龙春霞;压力下的独立—民意与司法的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闫更宁;司法政策的基本理论探析[D];山东大学;2013年

7 朱婧瑶;论刑事司法对民意的回应[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8 万道伟;我国能动司法政策在实践中的运行与规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9 部囡;司法改革“去地方化”法理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10 金亮亮;《明清公牍秘本五种》中的司法理念与审判技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15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915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3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