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日本打击侵犯著作权私人下载行为的罚则探析——兼评个人下载行为在中国入刑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17-09-25 11:28

  本文关键词:日本打击侵犯著作权私人下载行为的罚则探析——兼评个人下载行为在中国入刑的可行性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 个人下载 著作权 合理使用 刑事处罚


【摘要】:最新发布的TPP协议概要中,明确规定要强化对著作权的刑事保护。这一动向已由日本修改著作权法、加入对特定个人下载行为的刑事处罚充当先导和先行试验。然而,施行近三年来的跟踪调查表明,虽然其威慑效果较为明显,但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未能达到。针对TPP协议提出的这一新动向,对我国而言,从刑法及著作权法理论和现实基础来看,将特定个人下载行为入刑在目前并不具有可行性。如果未来立法者认为某一类特定个人下载行为在我国严重侵犯了法益,未来努力的方向也应当是先将该类特定下载行为确定为著作权侵权,再转变我国著作权刑事法律保护模式,充分发挥附属刑法的作用,方可讨论如何将特定下载行为正式纳入我国刑法打击范围的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学院;南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日本 个人下载 著作权 合理使用 刑事处罚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贸易中的数字知识产权执法研究》(批准号:13BFX15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31.3;DD9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TPP官方概要的第18节“知识产权”部分明确规有“经济北约”之称的《跨太平洋伙伴关定,各成员国合意提供包括刑事程序和刑事处罚系协定》(以下简称TPP)的官方概要中,明在内的、更强有力的措施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使,确规定各成员国应在包括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尤其是针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何天翔;;《哈格里夫斯报告》述评 对英国知识产权立法改革一揽子计划的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9期

2 杨延超;;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立法完善[J];法学论坛;2007年05期

3 王安异;;我国经济刑法的立法根据质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3期

4 刘春田;知识财产权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5 刘科;朱鲁豫;;侵犯著作权犯罪中“以营利为目的”要素的规范阐释与完善方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09期

6 陈志刚;李山河;;P2P下载的刑法考量与应对[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俊强;;知识产权概念中“知识”含义辨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李雨峰;;思想/表达二分法的检讨[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李雨峰;;版权制度的困境[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4 王春林;;海峡两岸侵犯商标权犯罪比较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庄乾龙;;从刑法修正案看经济刑法立法走向[J];研究生法学;2012年02期

6 潘志敏;钟海鹰;;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5期

7 王太平;黄献;;安娜法的权威解释:英国米勒案和德纳森案[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04期

8 张新锋;;侵犯专利权罪之辩驳[J];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01期

9 黄玉烨;知识产权利益衡量论——兼论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2004年05期

10 黄玉烨;知识产权与其他人权的冲突及其协调[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栋国;瞿静;;专利临时保护司法现状以及临时保护范围和适当费用的确定[A];2015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六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薇;现代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及企业的相关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琳琳;论私权及其体系化[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海燕;私有财产权限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李晓辉;信息权利推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褚宗勉(Jantzen C.M.Chu);农作物基因专利对专利侵权的冲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李平;基于区域产业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孙祥壮;知识产权法治构造的理论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滨斌;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限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谭华霖;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苑;注册商标争议中商标近似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娄本芸;论电视节目版式的法律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旺娜;论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完善[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晓明;论商标权的限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5 严建东;人类基因序列信息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高阳军;我国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弊端和改革措施[D];山东大学;2011年

7 肖佑嘉;成都市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厉瑶;我国商标使用的法律保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李俊;思想与表达二分理论及其实践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陶;论德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中对作品销毁的规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陈洪兵;;网络中立行为的可罚性探究——以P2P服务提供商的行为评价为中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汤显明;;网络侵权与BT刑事犯罪[J];法学杂志;2008年02期

4 刘婷;;BT技术引发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分析——兼谈P2P技术的法律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谢杰;秦天宁;;侵犯著作权罪发行行为的刑法解释[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英公布知识产权立法改革一揽子计划[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9期

7 刘杨东;侯婉颖;;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刑事保护路径[J];法学;2013年07期

8 白洁;;拟制正犯范围之限制[J];法学杂志;2013年07期

9 王迁;;论著作权法中“发行”行为的界定——兼评“全球首宗BT刑事犯罪案”[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陈志刚;;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刑法保护——以知识产权犯罪司法解释为切入点[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有明;罪刑适当方能取得良好司法效果——职务犯罪缓刑、免予刑事处罚适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人民检察;2005年18期

2 成群星;应免予被告人刑事处罚[J];中国律师;1997年06期

3 余韵;;分文未获 刑事处罚[J];江淮法治;2012年24期

4 张志强,欧锦雄;免予刑事处罚制度异议[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鄢朝昕;遗弃婴儿要受刑事处罚[J];农村发展论丛;2001年18期

6 李焱;制造少量毒品也要受刑事处罚[J];新农业;2003年04期

7 李剑玲;李明琅;;这个杀猪的为啥要受刑事处罚[J];人民调解;2004年07期

8 曹福来;;论税务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8期

9 杨光;;油污刑事处罚法令引发争议[J];中国船检;2006年10期

10 岳锦;;关于我国税收犯罪刑事处罚立法的思考[J];新学术;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诏锋;;跨越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楚河汉界——论违法与犯罪处理衔接问题[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建立 刘枫;这儿的“不予刑事处罚”,应改为不负刑事责任[N];检察日报;2010年

2 黑龙江省绥化市纪委、监察局;“免予刑事处罚”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探索[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3 董柳;涉案安监员免予刑事处罚[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3年

4 高从松 北京策略所执行主任;单位犯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对直接责任人予以刑事处罚[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5 熊锦秋;造假上市未遂也应受刑事处罚[N];证券时报;2013年

6 鲁宁;学位造假该不该刑事处罚?[N];东方早报;2008年

7 江西省崇仁县人民检察院 王婷;刑法第三十七条免予刑事处罚不能独立适用[N];检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丁国锋;免予刑事处罚还能否当局长[N];法制日报;2010年

9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检察院 江苏省洪泽县人民检察院 徐杰 万涛;前科信息限制公开应把握“两个特定”[N];检察日报;2011年

10 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 董芳;从严把握公务员被免予刑事处罚后的处分档次[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孝海;职务犯罪案件适用免予刑事处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冯晓艳;免予刑事处罚适用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郑培春;免予刑事处罚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4 曹艳蕾;论过失渎职犯罪刑事处罚的转化[D];南昌大学;2014年

5 赵圣伟;税收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竞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唐爱英;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杨建国;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机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吴芳;传销犯罪刑事处罚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朴哲;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机制[D];延边大学;2013年

10 夏婧;我国竞技体育犯罪及刑事处罚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917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917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7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