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中国伦理传统特点及其对法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9 16:06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伦理传统特点及其对法律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传统 伦理类型 法律精神


【摘要】:任何类型的法律都有与其相匹配的伦理根基。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反思伦理传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家族伦理、等级伦理、神人伦理和和合伦理构成了传统伦理的几个比较稳定而且相互关联的基本特征,它们共同确定了与之相匹配的法律类型。对传统中国伦理与法律关系的梳理、甄别,对当代法律的走向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是我们思考软法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政法学院;
【关键词】中国传统 伦理类型 法律精神
【基金】:国家基金项目“软法及其相关问题研究”(11BFX01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法治中国是依法治国战略的升级版,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又一里程碑,表明我们彻底告别人治迈向法治、由官治趋于民治的脱胎换骨的决心。当社会发展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就意味着必须对历史传统进行反思和选择。由于伦理法是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特点,所以,今天的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艳,廖文秋;“无讼”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郭毅玲;;浅析中国传统“无讼”理念及其现代价值[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王国骞,林进文;唤起法律文化历史的记忆——从法律文化角度解读《唐律疏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刘志松;;《折狱厄言》与裁判官“内心独立”——兼论中西裁判官“内心独立”的取向差别[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5 潘宇;中国传统“厌讼”观念辨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徐忠明;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特点——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读后[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7 戴者春;我国农民轻讼意识探讨[J];长白学刊;2001年06期

8 詹焱;;和谐的中国法律文化——以法律文化转型为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7期

9 潘宇;中国传统诉讼观念辨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张丽娜;;中国法治建设背景下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取舍[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志明;曹琳;;法律思维方式自觉培育的缺失及其调整[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2 项冶萍;罗长青;费文婷;高俊;;美国ADR对完善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借鉴意义[A];2007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7年

3 翁国民;曹慧敏;徐艳;;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遭遇反垄断的法律对策[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4 王立;;董必武对中国法制的两大贡献解析——中国5000年法律文明的成功转型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思想摇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5 王立;;董必武:破旧成功与立新失败[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6 王立;;只有人民才能提供法制建设的根本动力——由董必武法制拓荒及中颓引发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7 周茂铭;;换个角度,看律师法律服务市场——用法律经济学的方法观察、思考律师服务市场[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卫欢;;孔子“无讼”说新解[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9 徐忠明;;从西方民法视角看中国固有“民法”问题——对一种主流观点的评论[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10 高尚;;论清末修律变法的历史必然性[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罗辉;西欧中世纪教会婚姻法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卢永凤;社群主义视野下的荀子政治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君平;西方近代以来“法权人格”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宁洁;法伦理学:学科抑或思想[D];湘潭大学;2011年

8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郭烁;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杨文硕;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华;层叠模式视角下的普通法外来术语翻译[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春美;行政复议和解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聂清雯;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知识产权风险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洪明;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邓铁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郭欣欣;儒家思想对汉代法制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建峰;古代民事司法领域怜贫扶弱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莎;从法律层面看宋代妇女再嫁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42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942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e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