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制度启动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民陪审员制度启动模式研究
【摘要】:陪审制度的启动模式在不同国家呈现不同类型。在上述国家,陪审的启动均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建国以来,我国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启动模式的制度规定经历了数次变迁。而无论立法如何规定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启动模式,是否赋予法院裁量权,陪审制度的运行事实上一直处于法院的主导下,立法关于陪审启动的强制性规定对法院缺乏约束力,陪审的启动主要取决于法院自身的偏好。法院违反法定权限主导人民陪审员制度启动导致一系列问题。在人民陪审员制度迎来重大改革的情况下,今后,作为该制度的主要实施机关,法院应当严格依法行使职权,遵守有关陪审启动模式的立法规定,并为有效实现相关立法目的而非自身目的推进该制度的实施。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
【关键词】: 陪审制度 启动模式 法院裁量模式 立法目的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我国公共政策对司法的规范性作用研究”(12YJC82007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研究”(12&ZH017)的阶段性成果 “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引言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包括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在内的我国法治建设的诸多重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规划。在这一大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我国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途径和形式,无疑将受到进一步的重视,得到进一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康生;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04年8月23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4年06期
2 牛建华;刘峥;雷鸿;;德国“荣誉法官”制度评介及其思考[J];法律适用;2011年12期
3 李拥军;;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现实困境与出路——基于陪审复兴背后的思考[J];法学;2012年04期
4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教育培训处课题组;吴久宏;原静;宋川;苏煜;;关于北京法院人民陪审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J];法律适用;2012年02期
5 蔡琳;;人民陪审员助理角色之实证考察[J];法学;2013年08期
6 吴英姿;;构建司法过程中的公共领域——以D区法院陪审制改革为样本[J];法律适用;2014年07期
7 胡云红;;日本的裁判员制度[J];法制资讯;2013年Z1期
8 彭小龙;;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复苏与实践:1998—2010[J];法学研究;2011年01期
9 英格拉姆·韦伯;屈文生;李润;;日本新陪审制——在保留大陆法系司法传统的框架内赋权公众[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10 ;关于审判工作程序制度改革情况和今后意墜[J];人民司法;1959年1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维力;吴晓静;;司法裁判吸纳民意的程序机制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潘云华;;中国司法能动的规范化构想[J];法商研究;2010年05期
3 彭小龙;范愉;;非职业法官研究:理念、制度与实践[J];法学家;2009年04期
4 李拥军;;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现实困境与出路——基于陪审复兴背后的思考[J];法学;2012年04期
5 吴芳;潘云华;;浅谈公民有序司法陪审[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年05期
6 郝帅;王秀玲;;论死刑案件审判中的公众参与[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7 陈沈慧;;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8 钟乾华;;角色良性互动:一条人民陪审员制度走向完善的捷径——以一位基层法官所经历的多角色对话为分析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33期
9 韩钰;粤兴;;2011年度法律方法研究综述[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2年00期
10 牛建华;;回顾与展望: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探索之观察思考[J];法律适用;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妍;;军人陪审员制度的实践现状和价值分析——多维视角检视军人陪审员的角色定位[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蔚;;嵌入冲突视角的人民陪审制度——以基层法院的实践探微与本土化路径为研究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建强;杨爱民;;理论、文本与现实的平衡——论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廖彦清;薛子裔;;司法与公众良性互动:司法公信力重塑之道——从网络涉诉负面信息传播实证分析入手[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刘雪峰;;群体的司法需求差异与司法公信力建设——以社会阶层结构及变化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尹华;;“民间智慧”与“法律决断”的桥接路径——“问题列表制度”引入人民陪审员参审刑事案件之探寻[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刘方勇;;何必将“外行”当内行——“陪而不审”的法社会学角色理论解释[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8 袁小刚;;论疑罪从无在刑事审判中的落实——从制度、规则视角进行的分析[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小川;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D];武汉大学;2014年
2 瞿郑龙;当代中国法制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霞;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状况与未来方向[D];湘潭大学;2009年
2 习艳红;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D];西北大学;2011年
3 赵洪济;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及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若凡;浅析刑事陪审制度[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王敬晶;司法民主化进程中的陪审制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亚娜;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陈军;论司法民主与审判组织形式[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宋俊慰;公民司法参与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文杰;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张新伟;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晴辉;;对人民陪审制运行过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曾晖;王筝;;困境中的陪审制度——“法院需要”笼罩下的陪审制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3 李昌道,董茂云;陪审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4 徐昕,徐昀;非正式开庭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5年01期
5 易延友;陪审团移植的成败及其启示——以法国为考察重心[J];比较法研究;2005年01期
6 胡康生;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04年8月23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4年06期
7 施鹏鹏;;法国参审制:历史、制度与特色[J];东方法学;2011年02期
8 "中国陪审制度研究"课题组;;中国陪审制度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陪审工作为对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高敏;国家法官学院举办首届人民陪审员岗前培训班[J];法律适用;2005年04期
10 柯岚;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不如"不陪而审" 对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几点质疑[J];法律适用;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来;[N];法制日报;2004年
2 王斗斗;[N];法制日报;2007年
3 袁定波;[N];法制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岚;[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周玉国;[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浙江省宁海县人民陪审员 方雷邋江西省赣县人民陪审员 邱旭东 河南省兰考县人民陪审员 薛艳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人民陪审员 姚兵 山东省五莲县人民陪审员 张玉军;[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陈永辉;[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钟旭邋岳万青;[N];人民法院报;2007年
9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田成有;[N];人民法院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稳贵;关于兰州市基层人民法院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军;人民陪审员制度与人大监督[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田春华,李远华;人民陪审员制度[J];兵团建设;2005年06期
3 ;关于全省法院落实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调研报告[J];山东审判;2005年03期
4 顾秀莲;积极推进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J];中国人大;2005年10期
5 司英;坚定地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立法回顾[J];中国人大;2005年12期
6 安克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各级法院在行动[J];中国人大;2005年12期
7 陈建智 ,汤剑军;广州市贯彻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践[J];中国人大;2005年12期
8 熊瑛,张凤彬;坚持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9 姚国艳;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司法工具价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吴亮;对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思考——兼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J];经济师;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新;刘达文;娄必县;;从身份出发:人民陪审员制度民主价值的表达与实践——以某中级法院辖区陪审员为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念;;在民主与实用之间——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反思[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建强;杨爱民;;理论、文本与现实的平衡——论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胡志国;;人民陪审员制度仍需完善[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刘方勇;;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二元构造论——兼谈司法大众化与职业化的冲突与融合[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匡敬武;;浅析基层法官贯彻群众路线存在的误区及其矫正机制[A];贵州法学(2014年第1期)[C];2014年
7 刘向宇;;试论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策;邹立言;;试论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史小红;;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际民;;浅谈审判公开与人民陪审员制度[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斗斗邋丘栋辉 整理;细数人民陪审员制度近八十年风雨历程[N];法制日报;2007年
2 安然;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N];法制日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人民陪审员制度落实到位[N];黄南报;2007年
5 张云萍;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之建议[N];江苏法制报;2008年
6 李芹;完善和发展人民陪审员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记者 储白珊;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N];福建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羽南 通讯员 辛婕;临河法院 认真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9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刘霜;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之策[N];人民法院报;2013年
10 张红健 全国人大代表;解决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八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永军;陪审制度变革的历史成因[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晴辉;中国陪审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吕洪民;中国陪审制度的困境与重生[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伟;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山东大学;2010年
2 何雪钧;试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3 董俊杰;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D];郑州大学;2006年
4 马箭;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学;2007年
5 高中毅;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D];山东大学;2010年
6 鲁玉桃;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实现及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艳;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学;2011年
8 闫洪磊;人民陪审员制度及其改革[D];苏州大学;2012年
9 孙永峰;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2年
10 谷玲;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探析[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55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5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