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境中的“司法调解”——一种非标准性阐释
本文关键词:中国语境中的“司法调解”——一种非标准性阐释
【摘要】:尽管当下司法调解的实践本身比各种话语表述更富创造力,然而一种以"中国"为中心的司法方法论、以"中国"为中心的司法调解观远远未能被我们发现或发明。这至少是因为我们如何评判司法调解与如何表述它皆成了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就是在表述:我们的司法调解不是完全经由法律适用来确认权利或利益,而是主要通过实践智慧弥合了公正问题与合法问题,亦即需要解决的争议重点不在于依据哪些法律来裁断,而是借助于转变了裁判者的身份,使其在现行的法律制度内作为调解者来促使纠纷的解决,并以此来追求某种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司法调解 司法公正 利益(权利) 中国语境
【基金】:江苏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解释论视域下的新民事诉讼法研究”(14FXB007) 南京大学文科项目“解释论视域下的新民事诉讼法研究”(206201427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为了表述正义与善的关系,列奥·施特劳斯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中煞有介事地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大孩子有一件小外套,一个小孩子有一件大外套。大孩子是小外套的合法拥有者,因为他或者她的父亲买了这件外套。可是,这件外套对他来说并不好,不适合他。”如何解决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季卫东,易平;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入手[J];比较法研究;1999年Z1期
2 范愉;调解的重构(上)——以法院调解的改革为重点[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2期
3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4 何家弘;司法公正论[J];中国法学;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於恒强;陆春镁;;重构我国法院外ADR的基本思路与设想——从现实解纷的角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刘艳芳;;论人民调解的法制意义及效力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4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张飞;;施特劳斯自由教育思想与经典阅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胡玉霞;略论司法公正的两个基本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洪超兰;於恒强;;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构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高山奎;;论虚无主义的历史主义根基——兼论施特劳斯的海德格尔批判[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王凤涛;;年龄与职业门槛——雇用年龄限制的正当性[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张彦丽;;“比较的”与“文化的”法研究——中、日、美学者围绕中国“法”问题的论争及其思想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6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7 何浩;;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关海庭;吴群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建设途径探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敦辉;;“范跑跑”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何江江;;环境问题的制度意识成因解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蕾;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政绩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曾水英;理解政治权力[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周嫣;中国巡回审判史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凯霞;论法院“调解热”的成因、影响及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付华华;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国良;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立法现状及问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王琪;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苏力;基层法院法官专业化问题——现状、成因与出路[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2 苏力;知识在法律中的力量[J];法学;2002年12期
3 范愉;电视法制节目与法制建设的互动关系[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苏力;;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J];中外法学;2009年01期
5 何海波;;何以合法? 对“二奶继承案”的追问[J];中外法学;2009年03期
6 范愉;当代中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发展[J];学海;2003年01期
7 郑永流;;道德立场与法律技术——中德情妇遗嘱案的比较和评析[J];中国法学;2008年04期
8 季卫东;法治中国的可能性——兼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解读和反思[J];战略与管理;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开建;[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家友;;注重司法调解 促进社会和谐[J];中国审判;2006年09期
2 田亦川;;司法调解现状分析与出路探微[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5期
3 陈红心;;对司法调解的理性审视[J];经济师;2009年12期
4 郑迎;;司法调解与社会和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韦倩婵;;在法治社会背景下司法调解的法律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6 张是全;;养鱼灌溉起纠纷 司法调解化干戈[J];村委主任;2011年16期
7 李菊;;乡约民俗在司法调解中的应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S1期
8 顾长洲;;风俗习惯在民商事司法调解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3年01期
9 黄茂醌;;关于基层的司法调解工作现状与完善建议分析[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1期
10 ;化解矛盾的有益探索[J];中国司法;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曰东;;司法调解制度取向困境的经济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陈泽亮;蒋明军;;董必武司法调解辩证观探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3 胡道才;魏俊哲;;调审分离的司法实践及制度完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术峰;加强乡镇司法调解工作 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张玮;在创新中推进司法调解工作的发展[N];江苏法制报;2006年
3 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法院 王维永;司法调解应立足于“案结事了”[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记者 聂敏宁 通讯员 李勇;四川发挥司法调解主导作用推进“大调解”[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冯真德;乡镇司法调解中心全部建立档案室[N];中国档案报;2001年
6 邓涛 记者 廖文凯;推进司法调解 化解社会矛盾[N];眉山日报;2010年
7 焦永红 王永军 郭丽冰;司法调解助力和谐昌黎建设[N];秦皇岛日报;2010年
8 徐继军;司法调解理论与实务高级研讨班结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贲小青;司法调解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3年
10 徐星;冀州市人民法院司法调解工作见成效[N];衡水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红羽;司法调解的生产过程[D];吉林大学;2008年
2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闫信良;论农村基层法院民事诉讼中的司法调解[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晶晶;论司法调解及调解实务[D];青岛大学;2013年
3 牛博文;“支配”与“合谋”:司法调解中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4 刘琦;当代司法环境下的法官角色重塑[D];苏州大学;2012年
5 许素梅;我国法官职能的定位与重塑[D];广东商学院;2011年
6 宋远军;论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偏好[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7 邓海兵;论民事习惯与制定法的冲突与调适[D];湘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56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56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