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与司法鉴定人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本文关键词: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与司法鉴定人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证券金融市场越加繁荣,加之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各种经济实体不断涌现,新型经营手段和融资渠道层出不穷。林林总总的经济交易活动日渐活跃并趋于复杂化,为各种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案件的出现带来了可能性与必然性,如财务舞弊。单纯的行政干预或道德调节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法律法规成为了解决经济纠纷的关键,人们更希望能够借助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更滋生了高科技化的犯罪手段和全新的犯罪领域,使得法庭审判活动越来越依赖客观科学的证据鉴定。同时,经济案件通常需要会计、审计等财会专业知识,这对涉及专门性问题的案件审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官虽然具备相当的知识经验,但面对其他专业问题,他们也有心无力,没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具有法律素养的会计专业人士,即司法会计鉴定人,或称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常常成为审判者的首选。 就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来,司法会计鉴定有所发展,但司法鉴定人制度还有待完善。司法会计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较为匮乏,可供参考的文献亦不多,与司法鉴定人制度相关的理论尚存较大缺口,仍需要大力补充与完善。而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在西方起步较早,经大量实践检验,发展较为成熟,系统比较完善。本文主要比较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和司法鉴定人制度,以借鉴和完善我国的司法鉴定人制度。 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与司法鉴定人制度产生于不同法系,专家证人制度源于英美法系,而鉴定人制度源于大陆法系,两者各有优劣。由于鉴定结论在诉讼中作用日益显著,其弊端备受关注,借鉴国外专家证人制度也就成为改进司法鉴定人制度的必要环节。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几点相关结论。首先,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和司法鉴定人在选任、职责、结论的采信、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各方面各不相同,但在有些方面则大同小异。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有许多优点,如专家资格及其证词的专业性,诉讼过程的对抗满足诉讼需求等。但专家意见偏向、诉讼过程拖沓及伴随而生的高额诉讼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家证人制度。相较下,司法鉴定人制度对鉴定人资格要求严格,鉴定人拥有中立地位。其主要缺点是排除自然人作为鉴定人的资格、鉴定结论可信性较差、鉴定的委托权属于法官,同时鉴定人回避出庭作证也影响了鉴定结论。因此,专家证人制度对我国鉴定人制度的借鉴主要有:首先,完善鉴定人委托和资格制度,如当事人可以自行聘请鉴定人、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出任鉴定人而不仅限于法人等;其次,强化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制度,如强制鉴定人出庭作证、确立质证经济补偿权;最后,强化鉴定结论的公正性,如落实鉴定结论审查、完善鉴定结论的采信和质证程序的使用规则等。 司法会计鉴定人制度和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二者有较大差别,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必须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只有完善相应的制度,司法会计在法庭中的工作才能有效进行,才能提供科学可靠的证据,为法官公正公开的判决提供支持。
【关键词】:法务会计 专家证人 司法鉴定人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31;D926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0 引言11-17
- 0.1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11
- 0.2 文献综述11-16
- 0.2.1 国外文献综述11-13
- 0.2.2 国内文献综述13-15
- 0.2.3 文献评述15-16
- 0.3 研究范围和方法16
- 0.4 本文框架16-17
- 1 法务会计专家证人与司法鉴定人制度概述17-26
- 1.1 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17-19
- 1.1.1 专家证人的概念17-19
- 1.1.2 专家证人制度的主要内容19
- 1.2 司法鉴定人制度19-22
- 1.2.1 司法鉴定人的概念19-22
- 1.2.2 司法鉴定人制度的主要内容22
- 1.3 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22-26
- 1.3.1 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2-23
- 1.3.2 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的现状23-26
- 2 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与司法鉴定人制度的比较26-34
- 2.1 专家证人和鉴定人的选任比较26-28
- 2.1.1 专家证人的选任26-27
- 2.1.2 鉴定人的选任27
- 2.1.3 两者的比较27-28
- 2.2 专家证人和鉴定人的职责比较28-29
- 2.2.1 专家证人的职责28
- 2.2.2 鉴定人的职责28-29
- 2.2.3 两者的比较29
- 2.3 专家证言的采信和鉴定结论的采信比较29-31
- 2.3.1 专家证言的采信29-30
- 2.3.2 鉴定结论的采信30
- 2.3.3 两者的比较30-31
- 2.4 专家证人和鉴定人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的比较31-34
- 2.4.1 专家证人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31-32
- 2.4.2 鉴定人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32
- 2.4.3 两者的比较32-34
- 3 专家证人制度和司法鉴定人制度的利弊分析34-41
- 3.1 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的优点34-35
- 3.1.1 专家资格及其证词的专业性34
- 3.1.2 诉讼过程的对抗满足诉讼需求34-35
- 3.2 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的弊端35-37
- 3.2.1 偏向性的专家意见35
- 3.2.2 高额的诉讼费35-36
- 3.2.3 冗长的诉讼过程36-37
- 3.3 大陆法系司法鉴定人制度的优点37
- 3.3.1 司法鉴定人资格要求严格37
- 3.3.2 司法鉴定人有较强的中立性37
- 3.4 大陆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的弊端37-41
- 3.4.1 排除自然人作为鉴定人的资格37-38
- 3.4.2 鉴定结论可信性较差38-39
- 3.4.3 鉴定的委托权属于法官39
- 3.4.4 鉴定人回避出庭作证39-41
- 4 专家证人制度对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的借鉴41-46
- 4.1 完善鉴定人委任和资格制度41-43
- 4.1.1 赋予当事人聘请或委托鉴定人的权利41
- 4.1.2 建立鉴定人自然人制度41-42
- 4.1.3 加强鉴定人资格的取得和考核的要求42-43
- 4.2 强化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制度43-44
- 4.2.1 从立法上强制规定鉴定人必须出庭作证43
- 4.2.2 确立司法鉴定人出庭质证的经济补偿权43-44
- 4.3 强化鉴定结论的公正性44-46
- 4.3.1 鉴定结论进行严格的审查44
- 4.3.2 完善鉴定结论的采信和认证规则44-46
- 5 结论46-47
- 5.1 本论文的主要观点46
- 5.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46-47
- 参考文献47-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虹;;两大法系有关司法鉴定的规定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徐继军,谢文哲;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弊端评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盖地;适应21世纪的会计人才──法务会计[J];财会通讯;1999年05期
4 喻景忠;法务会计理论与实践初探[J];财会通讯;1999年05期
5 黄申;会计学与法学的边缘学科探析[J];财会月刊;2000年06期
6 谭立;;对法务会计法律责任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2005年27期
7 张蕊;;论会计鉴定人制度与会计专家证人制度的融合[J];当代财经;2010年11期
8 张蕊;加强诉讼会计研究 拓展会计新领域[J];当代财经;1997年12期
9 陈静;;浅析普通法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8年13期
10 程军伟;马永峰;;论司法鉴定主体资格[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书怀;法务会计鉴定采信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郭金霞;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亮;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的完善[D];燕山大学;2010年
2 江敏;司法鉴定人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方芳;论法务会计专家证人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龚喜;论我国专家证人制度的确立[D];中南大学;2009年
5 陈磊;我国司法会计鉴定人制度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王通;法务会计鉴定结论采用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57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5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