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论民事诉讼制度与人民调解制度的衔接

发布时间:2017-10-19 08:45

  本文关键词:论民事诉讼制度与人民调解制度的衔接


  更多相关文章: 民事诉讼 人民调解 司法确认


【摘要】:我国发展到现阶段,观念多元化、利益多样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伴随而来所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也日趋复杂多样。我们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而如何有效稳妥地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国内常用的纠纷解决方式——诉讼和调解,两者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诉讼能够充分彰显法律权威,调解偏重于体现意思自治。然而应对复杂多样的矛盾纠纷,单一的纠纷解决方式己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诉讼与非诉讼方式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因此,“诉调衔接”机制也就应运产生了。这篇文章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吸收国内外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相互对比和价值研究的方式,对“诉调衔接”机制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对该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具体来说,第一部分主要是从人民调解的意义、特征、历史以及其与民事诉讼的关系、与民事诉讼衔接的正当价值、效益价值、和谐价值等方面阐述了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衔接的一般理论;第二部分着重借鉴了美国、英国、日本、台湾地区的ADR立法和司法经验,并且提出我国诉调衔接的新思路;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诉调衔接的立法以及实践现状,指出其在诉调程序衔接机制、诉调效力衔接机制、诉调衔接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在总结域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建设性地提出了要在规范立法、诉前调解机制建立、司法确认程序完善、诉调保障机制完善等方面构建我国的诉调对接制度体系。
【关键词】:民事诉讼 人民调解 司法确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D9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一、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制度衔接的一般理论9-17
  • (一) 人民调解制度的概念和特点9-10
  • (二) 人民调解制度在我国的历史演变10-12
  • (三) 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的关系12-14
  • (四) 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衔接的价值目标14-17
  • 二、域外国家与地区的ADR制度借鉴17-23
  • (一) 美国的ADR制度17-18
  • (二) 英国的ADR制度18-20
  • (三) 日本的ADR制度20-21
  • (四) 我国台湾地区的ADR制度21-22
  • (五) 域外国家和地区的ADR制度对我国的启示22-23
  • 三、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衔接现状分析23-30
  • (一) 我国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衔接现状23-26
  • (二) 当前我国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衔接存在的问题26-30
  • 四、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衔接制度的建议30-35
  • (一) 诉调程序衔接机制的完善30-31
  • (二) 诉调效力衔接机制的完善31-32
  • (三) 诉调衔接保障机制的完善32-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卫平;我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重构[J];法律适用;2005年02期

2 王亚新;;诉调对接和对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J];法律适用;2010年06期

3 钟三宇;陈晓霞;;我国诉调对接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构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4 潘剑锋;;民诉法修订背景下对“诉调对接”机制的思考[J];当代法学;2013年03期

5 周琰;;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研究[J];中国司法;2013年02期

6 李年终;;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以“诉调对接”为视角[J];时代法学;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1060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60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7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